当前位置: 来榜家园首页 > 村情特色 

横河村“五维”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图景

一直以来,来榜镇横河村以“五维振兴”为笔,从文化浸润到产业兴旺、从生态蝶变到人才汇聚,逐步绘就出了一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母亲文化”宣传景观石

文化振兴:皖母精神润乡土,文明乡风沁民心

横河村以文化铸魂,将“慈孝、仁爱、勤劳、守信”的皖母精神作为文明乡风建设的核心。“兵”支书王友国牵头建成皖母文化广场,打造“皖母故里,福地横河”党建品牌,通过“一会、一课、一戏、一歌、一书、一校”立体传播体系,让传统文化浸润村民生活。

创新推行“四微工作法”,以“微组织”激活网格治理,组建3个网格党小组和6支志愿者服务队,通过“每月做一件好事实事”等“四个一”行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微宣讲”让理论接地气,20名老党员、最美人物组成宣讲队,把母亲文化、政策理论送到田间地头;“微服务”以“小板凳谈心”“妈妈式服务”等形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微管理”通过红黑榜、积分制、“一约四会”等机制,推动村民自治。现如今,横河村好人频出,闻春红入选“中国好人榜”,金美琴获“安徽省最美家庭”,2021年更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绘就“百姓富、生活美、民风纯”的文明画卷。

横河山庄经营场景

产业振兴:资源聚合拓路径,集体经济结硕果 

该村立足资源优势,以“三变”改革为契机,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打造特色种植产业矩阵,100亩黄金梨、180亩冬桃、800亩油茶基地生机盎然,今年新增10亩黄桃试种,并将冬桃产业升级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独资经营。林下经济同步发力,30亩土豆、老品种辣椒等作物拓宽增收渠道。

旅游服务业成为产业振兴“新引擎”。村支书王友国带头将老村部改建成横河山庄,化身“掌勺大厨”带动周边10余家农家乐、民宿兴起。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递增5%,产业发展实现质效双增,让村民端稳“致富碗”。

冬桃产业园一角

生态振兴:扮靓家园焕新颜,绿水青山成“靠山” 

昔日“脏乱差”的横河村,如今变身“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村书记王友国争取千万元资金推进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拆除危旧房屋65户、旧厕所及猪圈90余处,新修循环路、整治河道、新建公厕与文体广场,配套村史馆、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村民房前屋后打造“五小园”,白墙红瓦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禁砍滥伐、河道禁沙守护自然资源,以农家乐、采摘园为核心的农旅融合项目,让“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创建市级和美乡村,茅坳片中心村庄新增休闲广场、景观坝等设施,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提升。

“清凉一夏”的高山溪流

人才振兴:筑巢引凤聚活力,返乡创业掀热潮

横河村通过政策引导与产业带动,吸引大学生、务工返乡人员、乡贤反哺家乡。如今,村内民宿达10余家、农家乐6家,年轻人将新观念、新技术注入乡村旅游与民宿经济,形成“人才回流—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良性优质循环。人才振兴为乡村注入创新活力,让横河村从“人口流出乡村”变为“振兴创业热土”。

安之若宿民宿“窗景”一角

组织振兴:党建引领强堡垒,治理有效促发展

一直以来,横河村以党建为引领,打造“政治、本领、担当、素质”四个过硬党支部,创新党员“六式”管理模式(在职党员“目标式”、流动党员“动态式”等),在全县推广。该村还坚持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深化“四微工作法”,将皖母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近年来,横河村党支部先后获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村集体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2024年连续三年跻身“岳西县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

来榜新闻早班车   魅力老区   生活信息  村情特色

猜你喜欢

微信扫描关注来榜家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