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陈忠事迹简介
陈忠,男,出生于1972年,县自来水公司副总。 “贫穷不是你们的错,你们只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就能彻底改变命运!学费不用担心,叔叔想办法!” 一句承诺,陈忠节衣缩食十几年,与王四清一家风雨同舟,终于圆了孩子们的大学梦,迎来了两个家庭的春天。 1998年,陈忠在温泉镇龙井村挂职扶贫期间,结识了村里特困户王四清一家。王四清50多岁,体弱多病,妻子有智力障碍。小儿子王续志读五年级,大儿子王续胜上初一,成绩都很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王四清准备让两个孩子退学回家。陈忠看着这个贫困的家庭和两个沉默不语的孩子,心里非常难过。思虑良久,他决定接过王四清肩上的重担,撑起这个岌岌可危的家,抚育两个孩子长大成人。 每个学期开学时,陈忠都要到学校为他们交齐学费,两孩子上高中后,每学期的学费要4000多元,陈忠感到压力很大,他多次到市建委、扶贫办、建设局、学校寻求帮助,得到了这些单位的大力支持。放假时,陈忠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让妻子为兄弟俩改善伙食,补补身体。兄弟俩高考期间,陈忠提前将他们接到家里安心复习。每天和其他家长一样接送孩子,在门外焦急地等候。在陈忠的关心扶持下,兄弟俩先后考进了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 2005年7月,王续志急性阑尾炎发作,陈忠又筹借手术费四千多元,还带着女儿一起到病房陪护。2009年初,王四清病危期间,为了不影响兄弟俩工作和学习,陈忠亲自安排老王住院,安排家人服侍,药费也都是陈忠东借西挪凑起来的。王四清临走前,拉着两个儿子的手说:“你们两个能有今天,是遇到了好心人陈叔叔啊,陈叔叔和方姨(陈忠妻子)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 王续胜毕业后就业于中建三局,被派驻巴基斯坦援外工作,王续志毕业后,为照顾老母亲决定回岳西,陈忠多方联系,将续志安排在县监理公司工作,并把住房让给他住,自己在单位附近另外租了一套住房。逢年过节,陈忠都要带一些东西去看望王续志的母亲,嘱咐王续志一定要耐心地照顾好她。王续志谈了女朋友后,陈忠又在张罗着两个年轻人的终身大事了。 从一个热血青年到如今年逾不惑,陈忠坚持十几年去帮助一个非亲非故的困难家庭,为国家培养出两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2009年,被省文明委授予“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家庭”光荣称号;2013年荣获10月份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9月份“安徽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