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APP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加入家园
扫一扫,微信登陆
快捷导航
发布信息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在线家园
魅力老区
群组圈子
Group
打卡签到
会员美拍
街头巷尾
笔留余香
信息交易
来榜人物
村情特色
媒体关注
文化旅游
榜山榜水
专题报道
单位
行政村
爱好
生活
综合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圈子
用户
来榜家园
»
来榜老区在线家园
›
魅力来榜
›
街头巷尾
›
木引和走水 —岳西茯苓的历史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木引和走水 —岳西茯苓的历史
[复制链接]
4886
|
2
|
2017-2-15 08: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榜家园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来榜家园立场,请网友自行参考并核实相关内容。
几年前我曾在一个资料上看到说,从康熙年间开始,安徽就开始种植茯苓,叫做安苓。是哪个资料我不记得了,看的时候也没在意,但是心里留了一个印象。
今天和一个对茯苓深有了解的前辈聊天,说到老家茯苓产业的历史,觉得很有趣,和大家分享一下。
他说在我们老家啊,有一句话说种茯苓“买得到田,买不到盐”。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种茯苓要么就发财,要么就什么都不长。
那个时候种茯苓是用木引,而非现在的菌种,那时候技术也是不公开的,极难以掌握。有水平的人呢“一斤料一斤苓”,没水平的人呢就种不出来。
关于木引的意思,我听懂了大概。先用少量茯苓(?)在一块松树锯成的饼上长,引两次,长好之后在接到椴木上。这个意思我听的不是很懂,但是差不多就是和引火一样,我们烧火也是现在容易烧的柴火上烧着,火势稍大再加入大柴,再大再加入更大的柴,如此如此。这个引字用的极好。
“说到窖木印,搞集体的时候,白方卖一块二一斤,50窖卖了500块钱。”85年才开始用菌种,玻璃瓶的。
说到我们老家原来有大地主,就是靠茯苓“起身”,买田买地。从清朝时期开始,就向外面输出茯苓。
到民国时期,有那么几个厉害的老板,已经开始和香港做生意了,一年一趟。用木桶装了上好的茯苓精片,从安庆上船,经上海,发到香港。走的是水路,叫做走水。
他和我的聊天内容远比我能写出来的精彩,某地某村,姓甚名谁都能说出个大概,可见岳西茯苓确实是大有来头,有历史可循的。
我现在想深入的了解这些历史,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对我所说的这些事情,知道更多的内情的,请告诉我哈。
本内容转自茯苓网:
http://yxfl.net/uncategorized/91
原作者:DA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山里娃
|
2017-2-16 12: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木引窖的茯结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靖哥哥
|
2017-2-16 1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引窖茯苓我还依稀有点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锟斤拷馗锟
提交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网友转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会员美拍
榜山榜水
街头巷尾
来榜爱心联盟
百姓心声
图文推荐
程松树带队到来榜镇开展集中走访联系人大代表暨“主任接待日”活动
昨天 18:15
来榜镇养老中心
昨天 11:56
大别山中有一植物,虽然其貌不扬,但特别有价值!
昨天 10:16
接下来安徽天气大反转
昨天 07:48
卢浮宫抢劫案两名涉案嫌疑人已于10月25日被逮捕
前天 21:14
热门排行
1
来榜家园手机APP下载
2
又到了吃板栗的时节
3
岳西国潮非遗民俗文化集市
4
老古董唱片机
5
镇便民中心一行到星漫露营基地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6
横河黄金梨喜迎丰收
7
2025国庆牛草山日出
8
又是一年茯苓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