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嘴太甜” 小心健康喊冤

[复制链接]
查看3255 | 回复4 | 2016-2-20 16: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节“嘴太甜” 小心健康喊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成人每日摄取糖量应该少于每日摄取热量的10%,以每天2000卡路里来算,也就是不多于50克糖,营养专家建议人们精制糖的摄入量占每天总能量的5%~10%。比如说按成年女性每天1800kcal的能量推荐,5%的总能量就是90kcal,折合成糖就是22.5g。这里所说的糖不只是谷类、薯类中的淀粉以及乳制品中的乳糖。那么,你知道糖的摄入方式都有哪些吗?

  1. 烹调中添加的糖

  去餐厅吃饭,阿姨很热情地多给你打了几勺风味茄子,于是你乐滋滋地享受美食带来的欢愉,吃掉第一口你就被甜到了……很多时候,不管是餐厅还是家常菜,总是要放点糖来提味,但这些使我们的菜品更加美味的糖,真是用对了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调味品是白糖,但白糖是经过提炼的,里边的营养素已经很少了,它主要起一个调味的作用。且白糖还含有大量的糖分,吃多了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

  2. 饮料中的隐形糖

  无论何时,我们的身边总是会出现一些流动小摊,在车站、在街尾为你奉上一瓶饮料,你感恩戴德地看了一眼小贩,于是在咕嘟咕嘟中又喝了不少糖。

  3. 烘焙食物中的附加糖

  食物和人一样,都是有个性的,烘焙师在食料里撒糖来增添美味。孩子们最喜欢那块放有樱桃的奶油蛋糕,甜甜的,软软的……只要孩子喜欢,父母们就买下奶油蛋糕。据调查,市售的甜面包、饼干中也加入了16%~19%的糖,即便是自己动手烘焙,我们也是抱着一种“糖少了就不好吃”的心态。就这样,我们的身体又摄入了过多的糖。

  4. 无糖食品

  随着人们对营养的重视,商家们推出一系列无糖食品。这一举动着实让许多人被感动到了,但所谓的“无糖食品”就真的没有糖了么?

  营养学上所说的“无糖食品”是指该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小于或是等于0.5克/100克(固体食物)或小于等于0.5克/100毫升(液体食物)。也就是说在这类食品中,不但不含蔗糖等天然甜味剂,而且连淀粉的含量也很少。市场上的“无糖食品”,只是在制作过程中未添加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等天然甜味剂。因此在购买“无糖食品”时,各位小主需谨慎选择啊~

  “糖”不只叫作糖,在营养上它还叫作碳水化合物,吃多了虽不比罂粟会让人上瘾,但危害也不小,可真是“甜蜜的毒药”。美国专家曾在《自热》杂志里公开提出,糖它好比烟中的尼古丁,摄入过多也会让人着迷,等同于慢性自杀。

  根据2012年《中国慢性疾病专家防治共识》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2亿肥胖患者、9700万的糖尿病患者、3300万高胆固醇患者。这些疾病都间接或直接跟摄糖有关,而甜饮料是我国现阶段摄糖量超标的重要原因。为了我们的颜值和健康,我们对于糖要“且吃且远离”哦。

小王 | 2016-2-20 17: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我不喜欢吃甜 的
风一样自由 | 2016-2-20 18: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吃甜的。。。
狼行大中国 | 2016-2-20 18: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计算糖
2468269117 | 2016-2-21 07: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榜家园网友神回复: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