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 三国诗与调料的趣闻

[复制链接]
查看5429 | 回复5 | 2015-9-25 08: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诗与调料的趣闻

要想烹出色香味形俱全的美食,除了厨师的高超技艺外,还要有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当厨师发现没有调料时一般的思路是直接向主人要。然而,也有别出心裁的。

传说清朝时京城有位厨师,特别喜欢《三国演义》,平时一有空就捧书阅读,对书的内容了如指掌,开口说话也常常离不开“三国”里的人物和故事。

有一天,某王爷府请这位厨师去烹调寿筵。厨师进房看一看,头就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王爷便问他为什么摇头,厨师说:“你这里的‘三国’都乱了套,这出戏我无法演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主人莫名其妙,厨师见状,顺口便吟出四句诗来,“刘备求计问孔明,徐蔗无奈进曹营,赵云难勒白云马,孙权上阵乱点兵。”吟罢诗句,他把双手一推,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谁知这位王爷对《三国演义》也颇有研究。听罢,他仔细琢磨:刘备求计问孔明,是因为自己缺少谋算,就是“缺算”;徐庶无奈进曹营——一言不发,一言不发就是“缺言”;赵云难勒白龙马,是因为马没有缰绳,这也就是“缺缰”;孙权上阵乱点兵,这是手下“缺将”的缘故。这“算”、“言”、“缰”、“将”

和今日做寿筵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反复念叨了几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厨师是说,厨房里所放的原材料中缺大蒜、食盐、生姜和酱油啊!

王爷想到这儿,却又不动神色。他对厨师说:“师傅,今天这出戏非你演不可啊!”接着,他也吟出四句诗来:“料定甲子有东风,舌战群儒显神通,天水关前收伯约,点来五虎立大功。”厨师一听,喜上眉梢,想不到今天在这里竟遇到一个知音。他笑着对主人说:“有你这句话,这出戏我一定能演好,你放心吧!”

原来这几句话都说的是诸葛亮的事,头一句是说“有算”;第二句是指“有言”;第三句说“收伯约”是指收了大将姜维,有“姜”;最后一句是说“有将了”也就等于告诉对方,大蒜、食盐、生姜、酱油这四样东西今天一大早我就让人给你买好了。

这天厨师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为宾客做了一餐色、香、味、形俱佳的“三国”菜肴。有以鳜鱼制成的船形,用蛋松作稻草人,以冬笋扮箭,而创制成的“草船借箭”。有选用大黄鳝和凤头鸡为主料烹制而成,黄鳝蜿蜒似龙,凤鸡引颈如凤,比似刘备和孙夫人这对恩爱夫妻的“龙凤配”;有以鲜乌鱼去皮骨切片下油锅略炸捞起再和以黑木耳等略炒成的“将军过桥;有以用黄鳝猪肉,油炸而成的“马蹄酥鳝”……客人品尝后赞不绝口,颇感造型逼真、风味独特,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守候圣西罗 | 2015-9-25 08: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色古香的故事。{:soso_e128:}
老松 | 2015-9-25 08: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小王 | 2015-9-25 08: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2468269117 | 2015-9-25 08: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榜家园网友神回复:
风一样自由 | 2015-9-25 2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厨师不是一般人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