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园vs德国幼儿园!

[复制链接]
查看9345 | 回复8 | 2015-5-4 2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就学拼音、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朗诵、学绘画、学舞蹈……三四岁的时候就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了对他们来说艰深难懂的课本。

201312161952050793.webp

201312161953106034.webp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在这期间,德国孩子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3年中,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

孩子们参观了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们一起学习灭火知识、躲避火灾的常识;参观了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了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
0

0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0

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

0

他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

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了如何借书、还书。

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

他们每周都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0

樱桃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

南瓜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南瓜汤。

圣诞节,这是最激动的日子,他们焦急地等待圣诞老人的来临以及那份神秘的礼物。

圣马丁节,要跟老师一起糊纸灯,游街来纪念这位骑士圣人……

0

3年过去了,孩子学会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约会,自己制订计划,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东西,自己找警察,一个6岁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强。

德国幼儿教育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事实与环境教育。这是一种唤起幼儿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的教育,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访问不同的机构,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直观体验自然过程。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接触自然,是促进儿童成为环境保护主人的前提条件。比如让幼儿认识能量与水的意义,避免制造多余垃圾的意义,或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分拣垃圾等。

二是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就是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情境,给孩子以体会,形成集体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种玩具,认识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熟悉交通规则,学习一些仪器使用(收录机、煎烤箱),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给孩子机会,进行模拟练习。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改进,德国提出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的理念。如何运用这4000个小时,是幼儿园面临的一个问题,孩子们要快乐地成长,要学会游戏,要学会和小伙伴相处,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他们把教育融合在玩耍中。在德国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轻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为什么不去呢?

真希望国内的幼教工作者能够以孩子的需求为教育基础,把幼儿园办成一个孩童自由玩耍的地方,而不是学校,把学校和幼儿园区分开来。说到底,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地方,过早地开始文化学习,孩子们的童年就被过早地剥夺了。


文章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C.M.Y.K | 2015-5-5 19: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自尊心,攀比心太强,忽略儿童身心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应该吸取金华,不能一切依赖儿童家长的意愿,教育儿童的同时,应该做到侧面的教育家长,这是个人观点
深山浪子 | 2015-5-4 2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么得么东西比
深山浪子 | 2015-5-4 20: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么得么东西比
寒星 | 2015-5-4 2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中国的幼教理念要不断更新
清潭人 | 2015-5-4 22: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是各有特色   
狼行大中国 | 2015-5-5 06: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试教育就是中国的特色,
随缘 | 2015-5-5 21: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C.M.Y.K 发表于 2015-5-5 19:54
中国人,自尊心,攀比心太强,忽略儿童身心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应该吸取金华,不能一切依赖儿童家长的意愿 ...


小王 | 2015-5-5 2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理念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