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临床] 超微中药入经方,治疗小儿咳喘

[复制链接]
查看4964 | 回复0 | 2021-1-21 09: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微中药入经方,治疗小儿咳喘
作者:王业龙最后处理时间:2020-12-04 20:38:25

        超微中药入经治疗小儿咳
                       王业龙
    超微中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剂型,主要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既保持了传统中药的药效又能够辩证加减,同时又避免了传统中药需要煎煮等一些比较麻烦的情况。此外,超微中药用先进的工艺制成,同时又通过灭菌处理,避免了传统中药霉变生虫等缺点,而且携带方便,口服也比较方便。其中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能够节省药材,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快速地释放,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提高了药物的疗效。笔者用超微中药,组合成经方麻黄汤《伤寒论方》治疗小儿咳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举验案二例如后:
     一  王某,男,3岁,三日前感冒风寒,咳嗽频作,喉痒身重,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吐白色稀痰,舌苔薄白,指纹浮红。辨为风寒咳嗽,治以发汗解表,宣肺止咳。方药:麻黄汤。以超微中药(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麻黄1袋(3克)、桂枝1袋(5克)、杏仁1袋(10克)、甘草1袋(3克)、1剂,1日量,纳4 药于水杯中,加开水同,盖好盖泡10-15分钟,首服半杯,余药分二次加开水兑后服完。2 日后来诊,恶寒罢,咳嗽剧减,大便畅通,饮食如常。前方去桂枝,加陈皮2剂,随访治愈。
    二  王某,女,6岁,外感咳嗽一周,先是家长自购止咳药服用未效,继在某医院补液2日。咳嗽仍然未减,今见恶寒,咳嗽气急,舌苔白腻,脉浮小紧。清涕常流,食欲差。辨为感寒咳嗽。治宜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方药:麻黄汤。以超微中药麻黄1袋(3克)、桂枝1袋(5克)、杏仁1袋(10克)、2甘草1袋(3克)、2剂。纳4 药于水杯中,加开水,盖好盖泡10-15分钟,首服半杯,余药分二次加开水兑后服完。2日后复诊,咳嗽减轻,气急已除,大便润,腻苔已退,饮食有味。以前方去桂枝,加陈皮茯苓2剂以善其后。
    体会:以上二例小儿咳嗽均发生于初冬季节,其病因病机都为感受风寒之邪,肺气闭郁不能宣发所致,其治宜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均取经方麻黄汤治疗。盖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咳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介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再则,超微中药既保持了传统中药的药效,又能够辩证加减,同时又避免了传统中药需要煎煮等一些比较麻烦的情况。以上剂型作为小儿1日剂量比较合适,在安全范围,而且服用方便,免去了煎药的麻烦。其次药价低廉,每剂药价格多在10元左右。真正体现了中医药经方的简、便、廉、验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