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APP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加入家园
快捷导航
发布信息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在线家园
魅力老区
群组圈子
Group
打卡签到
会员美拍
街头巷尾
笔留余香
信息交易
来榜人物
村情特色
媒体关注
文化旅游
榜山榜水
专题报道
单位
行政村
爱好
生活
综合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圈子
用户
来榜家园
»
来榜老区在线家园
›
精彩生活
›
笔留余香
›
上清往事
1
2
3
/ 3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上清往事
[复制链接]
琅環
|
2014-11-12 13: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榜家园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来榜家园立场,请网友自行参考并核实相关内容。
探友寻幽共居农舍 访师赴宴拜会朱珪
第八回
却说元音打开请帖看时,只见请帖上写道:恭请新科解元汪元音于戊午年九月十八日至安徽巡抚衙门赴宴 敬请光临安徽巡抚朱珪 具礼 。
想不到巡抚大人会发来请帖,元音心潮起伏。
贺客散尽,元音于书房将请帖呈与万水,万水不解其意,道:“巡抚宴请新科举人,可是惯例?”
此时文杨老爷与徐老先生度步来到书房门前,听得万水元音话语,便进了书房。徐老先生道:“我闻得朱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犹爱惜人才。乾隆五十五年,朱珪大人曾外放安徽巡抚。此年安徽北部发生水灾,年近花甲的朱大人,轻车简从,仅带数仆便奔赴灾区,勘察灾情,赈济灾民。足迹遍布宿州、泗州、砀山、灵璧、五河、盱眙等地。与灾民同舟共济,亲自参加抗洪抢险,抢堵决口大堤。其亲民爱民在皖北传为佳话。因救灾有方,措施得力,大灾之后,无灾民流亡。数度受到乾隆帝颁谕奖励。”
文杨老爷道:“如此可知朱大人乃是位勤政清廉之官,你等且莫恃才傲物,目中无人。逢得上官长辈,须恭敬礼貌。即便是同辈晚生,也须以礼相待,莫失读书人礼仪!”
元音垂首道:“父亲所言极是,儿子谨记在心!”
万水道:“尊师敬长,当是自然,元音与人交往,礼节周到。”
徐老先生复道:“此去安庆,有万相公相伴倒也省心。如今是举人,行事要有分寸,事事当讲章程。”
元音点头称是。父子们语多话长,且不赘叙。
转眼便将近十八日,元音辞别双亲,与万水登程安庆。一路上人们都投以羡慕的眼光,见得熟人,元音皆拱手致礼方得前行。
上得清潭翻大坳,下经黄岭望天堂。
才行朱屋腾云庙,方过衙前往响肠。
马踏无愁奔割肚,目观天柱大关凉。
很快便到水吼岭。元音万水欲顺道拜访杨秀才。
来至河边,便乘竹筏过渡,上得竹筏,询问摆渡人杨秀才住处。摆渡人道:“你们所说的杨秀才,便是新科举人杨文清吧?如今真个是平步青云!原先举债读书,告贷无门,如今当了举人老爷,亲朋争相来访,小屋都坐不下,乡绅财主也争套近乎,就连安徽巡抚大人都下来请帖相请,你等莫不是来送礼的吧?过得渡去,沿山路行得半里方至。”
元音万水相视一笑。下得筏来,行了半里山路,便见一处竹林,竹林深处藏一农舍。一老汉正在门前干着打草簿的活计,元音向前问道:“请问老伯,贵处是新科举人杨文清府上么?”
老人方要答话,屋里跑出一人。定睛一看,正是文清!文清惊奇道:“汪兄、吴兄怎生来了?贵人光临,蓬荜生辉!快快请进!”
元音道:“冒昧来访,实属唐突!”
文清嗔怪道:“说哪里话来?!二位光临求之不得,在下受宠若惊,何言唐突二字?只是寒舍窄敝,还望二位兄长屈尊暂住一时!”
说着元音二人进得屋来,就一方木凳坐下。
四下打量,家境确实清贫。独一正明三暗六的房子,本是平房,倒是收拾得干净。中间一间进身长的是堂屋,堂屋两则各开两扇门。这两扇门一间厨房,三间睡房。堂屋正中摆一方八仙桌,来人时在此喝水说话,开饭时便是饭桌,堂屋后方,也摆一案几,上供着烈祖列宗的排位。此是潜阳一带普通农舍。此时老人家进得屋来,便喊出厨房的老妇人出来上了茶水,又弄一盘瓜子放在桌上招呼客人。元音起身问道:“敢问便是世伯伯母了?”
文清回道:“正是家父家母!”接着对父母道:“这位便是救我出水的汪兄,如今的新科解元老爷汪元音!”
老人便要给元音施礼,元音给二位老人施过礼道:“见过伯父伯母!伯父伯母躬耕田亩,真不容易,还精心抚育文清成得人才。实属可敬!”
杨老伯道:“庄稼人目不识丁,受够了委屈。我发誓要给文清念书。如今种得几亩薄田,勉强糊口,养得一头老母猪,养几条牛,这便是文清学资。”
文清眼前闪过泪花道:“也亏了我的老父母!”复又笑谓元音道:“小户人家,着实让二位兄长见笑了!”
元音回道:“文清弟说那里话来,我等都生于乡下,怎不知民生之艰?只不过祖上有些基业传至我辈,家兄宗骐弃学从商,故家境稍强罢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看杨兄日后必能飞黄腾达!”
元音与万水在文清家住了一夜,第二日同文清一道,直向省城安庆而去。深秋之田野,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谷子饱粒大,似低头沉思;菡萏千顷,莲蓬结子,采莲人轻撑莲舟,驶向水洼深处。真乃是收获季节!
文清问元音道:“汪兄今后作何打算?”
元音道:“侥幸中得解元,徒有虚名,明年会试,方见得真功夫。杨兄作何计议?”
文清回道:“此科仅中得二十五名文元,即是在吏部备得案,弄得候补,也不知何年获得实职。故此明年欲往京城会试,博上一搏,若是侥幸中得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也好让老父半生心血不至白费。”
元音道:“杨兄所言极是,如今十年寒窗,虽中得举人,却还无法施展。参加会试乃是捷径,若是真获得职位,到场面上博上一搏,也不至人微言轻无所作为!故此,学业不可荒废,此后一年还须下些功夫才是。”
万水很是认同,笑道:“汪兄倒是细致缜密!你如今中得是头名解元,再获个进士,还不是囊中取物?就凭这头名的解元,吏部也得是优先的!汪兄的雄才大略,终得实现!”
言毕,三人哈哈大笑。一路闲谈,倒是行得飞快,当日便到了安庆府。已由衙门安排了住处。一路累了,倒是一夜睡得香沉。准备第二日拜会巡抚大人朱珪。
朱珪大人乃嘉庆帝师傅,生于雍正九年,字石君,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三年,年方十八虚龄,便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其工于文章,被乾隆帝选为庶吉士,于学馆深造三年进入翰林院,任七品编修。乾隆二十三年大考,名列二等,乾隆帝看重其才学品行,提拔为侍读学士,官至从四品。乾隆二十四年,出任河南乡试副考官。后历任朝廷要职,乾隆四十九年任命为殿试读卷官,掌衡文大权,为朝庭选拔文职人才。当年复任命武会试总裁,掌衡武大权,为朝庭选拔文武精英。乾隆五十一年,正式升任礼部右侍郎,出任江南乡试正考官,肩负收罗才子江南之重任。后任浙江学政。乾隆五十五年,五十九岁的朱珪外放任安徽巡抚,首任封疆大吏。此后又连年攀升,官至京中从一品大员。 嘉庆元年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帝,朱珪大人的身份正式成为帝师。奸臣和珅心生妒火,借机诽谤,并在乾隆帝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故此朱大人降任安徽巡抚。
然朱大人安徽上任仍为朝廷选拔人才,为戊午科众举人高兴,故设宴款待。
第二日上午,巡抚衙门差人来告知,众举人状元酒店齐聚。新科六十八位举人首次相聚,真乃是群英荟萃。寒暄声、高论声,好不热闹。举人们依次坐定。大厅庄严宏伟,富丽堂皇。墙壁上首挂有大幅水墨山水画,两侧有名人丹青。宽敞宏大,能容十几桌人。举人们分九桌坐下,由学政大人及衙门官员作陪。众人方坐定,忽听得有人道:“巡抚大人驾到!”
顿时大厅一片寂静。只见朱大人身穿朝服,快步走向大厅,笑容里透着威严。帽官下长辨与胡须俱已花白。
朱大人道:“今日幸会安徽众英才,恭喜各位新科高中举人!诸位取得优异成绩,乃家族的荣耀,亦为安徽之荣耀!将来诸位便是国之中坚,朝廷栋梁!祝各位会试及第,金榜题名。为己争光,为家族争光,为安徽争光!”
大厅气氛热烈,随后朱大人来至新科解元一桌坐下。元音起身见礼。朱大人审视元音道:“新科解元风华正茂,气度不凡,文才出众,可喜可贺!”
元音稽首道:“巡抚大人过誉了!在下出于乡野,才疏学浅,望巡抚大人多多赐教!”
寒暄后宴席正式开始,巡抚大人为众举人举杯敬过水酒,举人们更是争相回敬。席间巡抚大人询问过元音的境况及及家乡风土人情。元音一一作答,元音道:“在下出自潜山上清,创办过一所学堂。此前与堂兄在学堂执教。后家兄劝说,才赴乡试,不想侥幸中得解元。”
巡抚大人听后非常高兴,便询问元音今后作何打算。元音道:“我于乡中办得学堂,只教得数十学生。若是使得国中穷乡僻壤无处不办学堂,无人不得教化,是时不愁事之不举,不愁民风不善,不愁国事不强。在下认为国中诸事,当从教化做起。若是今后能实现此宏愿,此生无憾!”
巡抚大人很是赞赏,道:“年轻人胸怀大志,立志报效国家,报效朝廷,其情可嘉。明年会试,望能为家族争光,为安徽争光!”
元音举酒,敬过巡抚大人。表示深深的敬意。一席饭,相谈甚欢。宴会散去,元音与文清已喝得满面春色,已觉有些睡意,倒在床上便睡去。
第二日日上杆头才起得床来。稍作收拾,忽见巡抚大人侍卫进得门来,至新科解元跟前拱手施礼道:“巡抚大人有请新科解元老爷!”
你道巡抚大人所请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琅環
|
2014-11-17 1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疗亲割股堪称大孝 报国举贤推荐良臣
第九回
却说元音随侍从来至朱大人住处。
只见朱大人穿一袭玄色长衫,着一双粉底尖口布鞋,未着冠帽,全见苍苍白发。见元音到来,便引至书房。
元音拱手施礼。朱大人道:“新科解元满腹经纶,胸怀大志,可喜可贺。今老夫请于舍下,说些闲话。”
元音道:“承蒙大人抬爱,元音受之有愧,愿垂听大人教诲!”
朱大人道:“解元不必拘礼。”
言罢,示意元音坐下,问道:“上青汪氏可是越国公汪华之后?”
元音道:“正是,越国公乃四十四世先祖,我等乃越国公七子爽公之后,晚辈乃是越国公第四十一代裔孙。”
朱大人道:“尊祖越国公起于隋末,恃江南而称王。占据六州,保境安民,使江南安享太平。唐室兴起,越国公审时度势,旌表衷心,率众归唐,使民众免受战乱之苦。备受唐王嘉奖,封为越国公,享誉一时。后世历代君王多加追封。江南各地多越国公庙宇,烟火旺盛。解元实出名门也。”
元音道:“朱大人过誉了。大人博古通今,对汪氏也知之甚多。”
朱大人道:“我朝汪氏名流也不乏其人,汪士宏乃是康熙年间状元,古文诗词造诣极高,且写得一手好书法。雍正年间工部尚书汪由敦,更是大名鼎鼎,极为朝廷器重。”
元音道:“大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令人钦佩!”
朱大人微笑道:“新科解元才华出众,誉满州府,不愧名门之后。解元志向高远,胸怀大志,风华正茂,正可创一番事业!”
元音道:“谨记大人教诲!”
大人复道:“新科解元今后作何计议?”
元音起身道:“当今朝廷权臣当道,闲人难用。各州府风气萎靡。似大人这般忠良闲臣。。。。。”
“莫妄议朝政!年轻人所言还须谨慎。为政者,务必谨行慎言。” 朱大人打断话题,复言道:“昨日席间言语,知你志向高远,是个人才,故请来相叙。明年会试,你可早入京师,熟悉环境。临行前可先来我处。朝中尚有故旧,待我修得书信,自会方便许多。”
元音深深谢过大人恩典,辞别大人而去。随即别了文清、万水,回得上青。到家之后,未敢懈怠。温习功课,备应会试。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过了严冬,即是春日。嘉庆四年正月,朝中起了惊天剧变:一乃乾隆帝于正月初三殡天:二乃嘉庆帝赐乾隆帝宠臣和珅死于正月十二日;三乃嘉庆帝真正亲政。举国服丧,却又带有几分喜庆。正月十一日,京城来使驰至抵安徽。朱珪大人接到上谕,奉命火速至京供职。朱珪大人昼夜兼程,飞赴京师。
很快便是阳春二月,花红柳绿,乍暖犹寒。此时天下举子,正好进京赶考。真个是:
春光无限花开早,
举子途中赶考忙。
三月不期霜雪至,
重山雾锁意彷徨。
一场春雪,铺天盖地。时光又似回到过年前。翠华老夫人崔促碧云为原音准备行礼,欲让瑞灼陪元音同往。碧云早已办得妥贴,因是路远,光是布鞋备得四双;如今赶上春雪,便又赶制了一双棉鞋,本是望讨得“事事如意”的兆头,补做一双,却也讨得个“五子登科”的彩头。
一家人准备与元音饯行。
碧云、月娥、晓凤齐下厨房动手,不一会两席菜肴便端上桌来。一家人依次入席,文扬老爷自是坐在上首,宗骐让瑞镇给各位倒酒。瑞镇自是先给首席的爷爷文扬斟满,再斟与元音叔父,众人都斟满,文扬老爷先举杯预祝元音金榜题名。谁知一杯酒仰头喝下,竟又跌坐在椅子上,元音急扶起老父,文扬老爷却已口眼歪斜,不得出声。一家人焦急万分。元音与宗骐将文扬老爷抬至床上。大声呼唤,文杨老爷却不能应答,于是宗骐命瑞灼、瑞镇速去街上请陈郎中。
不多时陈郎中到来,给文扬老爷把过手脉,看了面相,道:“老爷怕是中风了,很是危险,三日无事看七天,七天无事看半月。跨过半月,好生调理,可慢慢恢复。”
说着便开了药方,瑞灼、瑞镇又随去抓药,宗骐付了钱银。翠华老夫人苦道:“这好好的,忽就塌了天来。如今会试期急。如何是好?”
元音道:“母亲且放宽心,三日父亲便会好转。纵是不赴会试,三年后还有下科。”
翠华老夫人伤心道:“十年寒窗,十年心血,好不易中得举人,才逢会试。怎可耽误!?”
元音劝得老夫人,言七日方好,到时再赴京城不迟。
可七日过去,文扬老爷仍不见好转。再过得几日,还不见起色。众人皆劝元音登程。没奈何,元音来至父母房里,给父母磕了头,这才挥泪东去。因与文清有约同去,事先有言,故先到文清处,皆同北往。
离别之情权且不表。
时过三日,碧云正思元音行至何处。在文扬老爷屋里煨汤药,忽见元音进得门来,吓了一跳。原来元音见得文清,送了些盘缠给文清,便让文清先行,并写得一封书信,让文清带与朱珪大人。自己终放心不下文扬老爷,这才又返至上青。
却说文清来至京城,好不容易见得朱大人。文清将事情原委告知朱大人,并递交了元音的书信。朱大人为元音不能会试,深表惋惜,却又为元音的孝心深深打动。他言道:“凭元音之才,再取功名,如囊中取物,实实的可惜了!”
却说元音在家为文扬老爷亲奉汤药,却仍不见好转,心急如焚。这一日百无聊赖,来至书房,翻开些昔日书籍来看,忽被书中《割股疗亲》的故事打动,眼前一亮。思忖道:莫说是割股,即便是用生命换来父亲的健康,元音也是心甘情愿!
吃了许多汤药,文扬老爷仍不见好转,不能说话。儿媳孙媳去至观音庙、药王庙,烧了多次高香,也不见起色。这几日元音为文杨老爷亲自煎药,喂药,不要众人相帮。
这日碧云房中服侍元音洗澡,忽见元音臂股处缠着白布,不让揭开,问其缘由,元音支吾难言。碧云忽然明白,顿时热泪满面。元音轻声道:“千万不得让人知晓。”
或是孝心所致,或是感动上天。文扬老爷病情终得好转,慢慢能起身行动,说得半语。只是时间已至四月。终是误了元音会试。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里桃花始盛开。
元音无心欣赏,时时又为会试之事所困扰,这日面对火红桃花吟道:
人间三月近,着翠岭云低。
一夜霜风紧,满山银色迷。
玉枝琼树冷,朱蕾瓣花稀。
面绯心带恨,春梦雪相欺!
终是难忘那场恼人的春雪!碧云看得出元音的心事,又是担心,又是心疼。除了服侍文扬老爷,便尽量陪伴元音。翠华老夫人也是心急,常谓元音道:“此科会试未去,但等下科再考。”
元音总笑道:“父母安康,比任何事皆重要!”
这日忽见一位差官骑得一匹快马,直奔汪家大屋而来。元音与家人方要上前迎接。来人翻身下马,道:“圣旨到!”
元音心里一惊,不知何事。官差又道:“解元汪元音接旨!”
元音道:“万岁,万万岁!”
元音跪倒在地,口呼万岁,一家人都跪倒在地,恭听圣旨,官差高声道:“上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徽戊午科解元汪元音文才出众,孝心可嘉。任命为常州府无锡县县令,择日赴任。钦此!”
皇上下此圣旨,元音万万想不到!一时出神,竟不知接旨。翠华老夫人道:“还不接旨谢恩!”
元音回过神来,方接过圣旨,道:“谢过万岁,万万岁!”
官差笑道:“上青汪氏,出了个知县,乃是破天荒的喜事,当好生庆贺!”
翠华老夫人吩咐女眷下厨做些饭菜招待上差,自己回到房中,将喜讯告诉文扬老爷。文扬老爷万分高兴,一时忘了病情,竟下得躺椅,徒步行至客厅,见了上差。
真是:
喜讯千般好,魔除胜药医!
众人万分奇怪,可就是如此,文扬老爷顿时身轻如燕,能快步行走。自此下了躺椅,身体好了九分。文扬老爷吩咐为元音准备行礼,远出家门,去无锡赴任。
大家正为元音出行做准备。忽然有二人推门进来,大家看时,来人正是文清与万水!元音惊喜万分,道:“二位兄弟何来寒舍?文清又是何时归来?会试如何?”
文清笑道:“竟连发三问,待我慢慢道来。孙山依旧榜上著末名,文清却落孙山后。只好回行水吼岭,近日才得到家门。”
元音道:“看二兄容颜,似逢喜事,言行似异于往常。定不会名落孙山!”
文清道:“今却实遇得喜事,虽不是金榜题名,却也值得庆贺!”
文清如此这般道来,元音道:“原是道我赴任之事,此又何足挂齿!?”
文清回道:“元音兄新任无锡县令,倒是可喜可贺。只是此乃兄之大喜!我今所言之事乃你我同喜之事也!”
元音急道:“文清兄今日言语,云里雾里,让人不知所以,快快道来!”
文清这才慢慢道来:原来文清去了京城,将元音书信交与朱大人。朱大人为元音未得会试很是遗憾,又为元音孝心所感动。此时回得京城的朱大人,亦不同原来的朱大人,嘉庆帝对恩师非常宠信,时常独自召见,人事既行政事务都与之咨询,嘉庆帝对恩师几乎言听计从。故朱大人闲谈之中,便说出安徽戊午科解元未赴会试之因,言得解元宏才大略及雄心壮志,嘉庆帝甚是赞赏。此时常州府无锡县有个空缺,故下得圣旨,命元音任无锡县令。同时另拟圣旨,命文清任无锡县教谕。这便是文清所说的共庆之喜事!
元音闻言,喜出望外,言道:“确实大喜之事,可喜可贺!也多亏了朱大人!”
万水补充道:“二位仁兄远赴江南,我决定随二位前去,鞍前马后,追随左右!”
元音万没想到会是如此,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文杨老爷与翠华老夫人得知,更是高兴万分,命人为三位另择吉日,远行赴任!
你道是何日是行期?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3
/ 3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锟斤拷馗锟
提交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百姓心声
街头巷尾
家园活动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笔留余香
情感驿站
家园活动
信息交易
灌水特区
图文推荐
安徽唯一!岳西县获评“全国茯苓产业先进县”
6 小时前
新鲜的生姜
昨天 19:16
八字岩水库
昨天 13:20
张果老石赋
前天 19:03
把夏天的遗憾,变成秋天的惊喜
前天 08:25
热门排行
1
来榜家园手机APP下载
2
又到了吃板栗的时节
3
岳西国潮非遗民俗文化集市
4
镇便民中心一行到星漫露营基地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5
横河黄金梨喜迎丰收
6
老古董唱片机
7
夏宗焰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
8
2025国庆牛草山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