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榜家园 首页 魅力老区 媒体关注 查看内容

安庆岳西鹞落坪:大鲵成就深山里的新产业

2014-12-5 21: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340| 评论: 0|来自: 安庆新闻网

摘要: 日前,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保护区内,一对娃娃鱼一次产下1568卵,成活1566尾,单窝鱼苗的产量创下了岳西县新纪录。 打开仿生态驯化池盖板,清水中有一窝鱼卵,鱼卵从孵化到长成,大鲵爸爸一直陪伴在身边。 岳西县鹞落 ...

 日前,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保护区内,一对娃娃鱼一次产下1568卵,成活1566尾,单窝鱼苗的产量创下了岳西县新纪录。
    打开仿生态驯化池盖板,清水中有一窝鱼卵,鱼卵从孵化到长成,大鲵爸爸一直陪伴在身边。
    岳西县鹞落坪保护区农民储诚发:“兴奋、非常兴奋!”
    这窝大鲵幼苗的鱼爸鱼妈都是鹞落坪保护区的野生大鲵,都是8岁左右的成鱼,培育繁殖出这对超产大鲵的是保护区农民储诚发。
    储诚发:“岳西人工繁殖(产卵)比较少,一窝只在四五百。”
    储诚发说他一直住在鹞落坪保护区,他发现现在的野生大鲵几乎灭绝,几年前,他就开始人工养殖大鲵。
    借诚发:“环境人为破坏,野生大鲵面临着灭绝,看见大鲵野生物种在家乡鹞落坪保护区越来越少,感觉很可惜。”
    岳西县包家乡包家村委会主任包先文:“在80年代的时候,记得我们20多岁,这条河里一直下来,500米左右,随处可见(大鲵),而且80斤到百把斤的都能捕捉得到。”
    2007年,储诚发投资100多万元,先后赴湖南、陕西等地学习养殖技术,并在家开挖地窖建立人工养殖池,又在院落里开辟流水河道,养殖大鲵。
    岳西县水产站长汪文斌:“仿生态繁殖对物种没有伤害,繁殖率、成活率非常高。”
    岳西县农业部门加强对人工繁殖大鲵的指导,目前,大鲵驯养、繁殖技术已经形成岳西特色,仿生态繁殖成为特色中的特色。
    汪文斌:“目前,种养繁殖有8家,存殖1万1千多尾。”
    经过7年的摸索和发展,岳西县大鲵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今年岳西县将该产业做为新兴产业,纳入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范围。2013年,储诚发和另外5家企业组建了岳西县大鲵驯养繁殖专业合作社,统一苗种繁殖、人工养殖、病害防治,辐射带动237户农户养殖。今年1月,合作社成功申领国家《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8月,还开展了人工繁殖大鲵放生野外活动,增加野外资源,恢复野外种群。
    储诚发:“好的物种在大别山区不能灭绝,应该保护起来。”
    包先文:“保护区的保护,把水的资源管理好,适合于大鲵的生长,再通过诚发的人工作培养以后,再放归,大鲵就能够生长,能够增多。”安庆广播电视台记者报道。

1

激励

共鸣

鲜花

认同

支持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