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华)岳西县和平乡太平村,这个村名寄托着百姓对安宁生活的朴素向往。如今,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更连续多年实现“零上访”,成为基层治理的示范村。这一转变得益于该村创新实践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老智慧的新实践 “六尺巷”的典故源自清代安徽桐城,讲述邻里礼让化解纠纷的千古美谈。太平村取其“礼让和睦”精髓,成立“理一礼工作室”,赋予传统智慧新的时代内涵。 “理”强调依法办事、以理服人,守住政策底线;“礼”注重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传承优良乡风。这种“理礼结合、法理情融”的模式,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要求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治理目标的实现,将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使历史典故在现代治理中焕发新生机。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太平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根本保证。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理一礼工作室”汇聚老党员、乡贤、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形成以党员为骨干的调解团队。 工作室建立“两个结合”(说理与论礼结合)、“三道程序”(简易即时调、复杂专门调、疑难联合调)的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身边。 “三治融合”见实效 四年来,工作室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7起,化解率达98.5%。无论是宅基地纠纷还是家庭矛盾,都能通过情、理、法交融的方式妥善解决。更可喜的是,谦和礼让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孝亲敬老”等活动,文明乡风日益浓厚,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这个以“太平”为名的村庄,用实践证明了传统智慧在现代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