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APP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加入家园
扫一扫,微信登陆
快捷导航
发布信息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在线家园
魅力老区
群组圈子
Group
打卡签到
会员美拍
街头巷尾
笔留余香
信息交易
来榜人物
村情特色
媒体关注
文化旅游
榜山榜水
专题报道
单位
行政村
爱好
生活
综合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圈子
用户
来榜家园
»
来榜老区在线家园
›
魅力来榜
›
街头巷尾
›
安徽岳西:大山深处的扶贫创新实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安徽岳西:大山深处的扶贫创新实践
[复制链接]
4324
|
0
|
2017-1-2 0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榜家园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来榜家园立场,请网友自行参考并核实相关内容。
中安在线讯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一直被安徽省岳西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围绕“脱贫攻坚全省率先,2017年完成脱贫任务,2018年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总体目标,岳西县
脱贫
攻坚工作立机制干在实处、见成效走在前列,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岳西特色的创新脱贫攻坚之路。
2016年岁末之际,记者走进岳西大山深处的响肠镇、冶溪镇、头陀镇,沿着蜿蜒的山路深入贫困户家里,记录下老乡们的脱贫历程。
期权扶贫——让钱动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给钱简单,脱贫难。只有让钱动起来,才能让农民增收,腰包渐鼓。冶溪镇大山村通过调查探索出通过实施期权扶贫方式帮助村里无资金、无劳力、无资源地“三无”贫困户实现脱贫。
大山村村民胡从升就是通过期权扶贫方式成功摘帽。原先他主要在附近打打零工,儿子儿媳在外打工。2014年老人查出患有直肠癌,丧失劳动能力,老伴身体也较差,每年药费支出大概有1万元。突如其来的疾病让这个家庭一下陷入困境。
为了帮助胡老脱贫,村里给他家配发了黄牛、土鸡、鱼塘、肉驴以及木耳棒等5项期权。这些期权未花老人一分钱,且除了木耳棒需要浇浇水之外,其他的都不需要操心。“这些期权对我家的帮助很大。如果把钱直接给我,我就用掉了,明年、后年我的生活就没有着落了。但是现在我每年都能从中领到钱,就好像领工资一样。”目前,胡老已经从肉驴、土鸡这些项目上获得共1000元的收益。其他的还没有开卖,暂时没有分红。
村民张学良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于今年成功脱贫。“父亲有高血压,母亲脑梗塞,每天不间断药费30元,再加上有时还需住院治疗,一年的花费也不少。”张学良表示自己身体也不太好,还要供小孩读书。
去年,他家申请配发期权。通过投票公示,获得配发的实物期权木耳棒1000支,黄牛养殖项目期权2000元,土鸡饲养项目期权2000元,鱼塘养殖项目期权2000元,肉驴养殖项目期权3000元。
在之前的收入基础上,这5项期权收益让这个曾经贫困的家庭增收不少。“今年改了楼房,因为危房改造,还获得2万元的补贴。门前的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张学良也满心欢喜。
大山村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有着大量的“三无”人员,如何帮助这些贫困户实现脱贫,这是摆在大山村第一书记蔡晓禹面前的一道难题。“要脱贫,必须增收,采用分红模式能够让贫困户有稳定收入,且保障持续增收。”这就是实施期权扶贫的初衷。
依托“期权扶贫”模式,全村26户“三无人员”实现了村民变股民,8户有发展潜力的贫困户培育为农业技术工人和家庭农场主,实现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华丽转变。全村今年实现收益13万余元,其中村集体收益6万元,向贫困户发放期权红利7万元,户均增收3135元。目前为止,大山村只有4户贫困户了。
为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增收”,大山村下一步将不断发展壮大期权产业,同时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保证村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合同式帮扶——大户带小户,共摘头上贫困帽
29日,记者来到冶溪镇白沙村,正赶上该村与县广电中心“合同式”帮扶养羊项目分红,20位贫困户每人领取了750元的大红包。
“年底还会分一次,每户可得3000元。”白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少春介绍道。该项目是由岳西县广电中心投入7万元帮扶资金,与村里养羊大户徐文松的家庭农场通过合同方式帮助20名贫困户脱贫。徐文松与这些贫困户签订一年的帮扶合同,每户出资500元共购进100只小羊,寄养到徐文松的家庭农场,年终每个贫困户可获得纯收入3750元。
养羊大户徐文松之前也是贫困户,直到去年才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之前的他一直在外打工,后来父亲患了重病,母亲也跟着病倒了,再加上小孩无人看管,他又回家乡了。
“你有没有信心搞好?”“行吧,我就试试吧,常年在外也不行”正是这样的对话,徐文松便开始养羊脱贫之路。“去年养了100多头羊,今年规模扩大了,有了大概300头。”
记者来到他的养羊基地,羊舍很干净。过一会,徐文松的姐姐便赶着羊出了羊舍,只剩下一只昨天刚出生的小羊仔。很快,山间地头时不时就能见到他家羊的身影。“只要天气好,就将羊群赶出去,这样肉质更好。”
如今,光靠着养羊这一项,徐文松一年就能赚到十万元左右。此外,他家还养了不少鸡。然而这些产品主要靠内销,销路还没有打开。“如果销路打开,我有信心进一步扩大规模。”徐文松表示。
白沙村另外一个由贫困户变为带领村民脱贫的胡章松,通过建立永达家庭农场,发展林下养鸡,如今年收入可达10万余元。
2014年前,胡章松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后来因为在外开厂亏损,负债十余万元。2014年底胡章松决定回家养鸡。2015年初,他筹集了20万元左右资金,创办了永达家庭农场,流转本组12户农户63亩的荒山和荒地,建起了300多平米的鸡舍。第一批引进了5000只鸡苗开始了他的脱贫之路。
如今,不仅养鸡,还建起了鸡苗孵化场,孵化率和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今年,他还结对帮扶了本县和平乡太阳城3户以及本村7户贫困户。“免费向他们发放鸡苗,负责技术跟踪指导,等鸡养大了,再保底收购鸡和鸡蛋。头一个月还免费送饲料。”胡章松介绍到,徐文松家的鸡就是来自这里。
胡章松还在朋友圈为自家产品吆喝起来,节假日会适时推出有一些优惠活动,如“双十一,鸡蛋半价。”
他家养鸡场里一个老人正忙着给鸡喂食。老人名叫徐玉明,与老伴两个人就在鸡舍旁住着,帮忙照看。“今年正月过来的,平时就给鸡喂喂食,到了晚上再把鸡赶回鸡舍。”
现在老人和老伴每月总共有3400块钱的稳定收入。之前在家赚不到钱,也就提着篮子卖卖自家种的蔬菜,一年到头也就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两个孩子不成器,有时候两三年也不回来。
“我们实施这个合同式帮扶模式,可以做到‘单位管投入、大户担风险、农场有收益、贫困户得实惠’”方少春介绍到。通过这种合同式帮扶方式,全村养殖户从之前的6户发展到现在的20户,养殖种类也日益丰富,有养羊、牛、龙虾、麝香鼠、泥鳅、甲鱼等等。大户带小户,随着养殖大户的增加,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产业扶贫——三个全覆盖促进村民积极性
“今年还可以,我对收入非常满意,贫困帽子终于摘掉了。”头陀镇梓树村村民项启发高兴地说道。
他家猪圈里养着两头黑毛猪,集中安装了光伏发电板,还免费入股了村里的红心猕猴桃产业。“两头猪,一头是村里送的,另外一头是今年农历四月花1000多块钱买的。”老人表示,为此,还获得县里2000元的产业奖补。
“种茶有3000元收入,两头猪收益4000元,7亩流转土地资金2100元,自家种了一些黄麻和茯苓,能卖到2300元左右,有空时打打零工也有4000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他家年收入达17000元。老人偶尔还去红心猕猴桃园帮忙除除草之类的,每天还能领到120元的工资。
在这之前,老人都不敢想能挣这么多。之前家里就种点水稻,只够自家吃。茶叶收入只管家庭正常开支。再加上女儿患有精神疾病,有时候住院一住就是三个月,治病的花销也大。现如今,女儿的病也治好了,家里的收入来源也增多了,“脱贫了,干活也有劲了。”
距离项老家不远就有一个130亩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岳西县新天地种养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汪洋与其他6人一起筹集了50万元的资金,再加上中石化50万元的帮扶资金注册了这个合作社,同时28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分红。
“这130亩地是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的,之前一半都荒着。”之所以选择种植红心猕猴桃,汪洋告诉记者,“山里就有野生猕猴桃,说明这里适合种猕猴桃。后经专门人员对土壤等进行检验,也证实了确实如此。再加上,红心猕猴桃前景好,效益也好。”
“来这务工的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我给的工资较高,根据劳动能力划分,男的一天150元,女的一天120元。”据悉,该合作社已经帮助30多户贫困户脱贫。
目前,汪洋每年要支付十几万的流转租金和务工费。但是等到红心猕猴桃挂果就能产生效益了。他还准备明年进行商标注册,并且尝试在网上销售。
据驻村第一书记郭逢春介绍,结合梓树村实际,开展产业扶贫三个全覆盖,即坚持光伏扶贫全覆盖,坚持红心猕猴桃产业全覆盖,坚持黑猪产业全覆盖。“这种扶贫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解决贫困户没有劳动能力也能增收难题,使得土地综合利用,也转变了老百姓增收的观念。”
如今,全村169户贫困户家家都有光伏发电每年带来的3100元收入。种植红心猕猴桃的合作社流转了贫困户48户140亩,租金42000元,户均租金每年300元;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户均增收600元;将中石化扶持到户的奖补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户均占股1亩,预计3年后户均增收10000元。此外,2016年引领100户贫困户发展黑猪养殖225头,赠送猪仔110头,户均增收2000元。有的贫困户在搞光伏发电的同时还养殖黑猪,或者入股红心猕猴桃,或者三者皆有。
“在产业扶贫三个全覆盖开展过程中,之前不愿养殖的渐渐被带动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项目当中。”郭逢春表示,目前全村的贫困率已经由2014年的52.5%降低至1.4%。28日,梓树村刚刚完成第三方评估验收,村出列的目标很快就将实现。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岳西县不同乡镇根据实际村情,探索出了期权扶贫、合同式扶贫以及产业扶贫三个全覆盖的创新型精准扶贫方式。在利好的政策带动下,村民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纷纷摘掉头上那顶沉重的帽子。(记者檀美玲)
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吴玉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锟斤拷馗锟
提交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人五人六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会员美拍
榜山榜水
街头巷尾
来榜爱心联盟
百姓心声
图文推荐
程松树带队到来榜镇开展集中走访联系人大代表暨“主任接待日”活动
昨天 18:15
来榜镇养老中心
昨天 11:56
大别山中有一植物,虽然其貌不扬,但特别有价值!
昨天 10:16
接下来安徽天气大反转
昨天 07:48
卢浮宫抢劫案两名涉案嫌疑人已于10月25日被逮捕
前天 21:14
热门排行
1
来榜家园手机APP下载
2
又到了吃板栗的时节
3
岳西国潮非遗民俗文化集市
4
老古董唱片机
5
镇便民中心一行到星漫露营基地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6
横河黄金梨喜迎丰收
7
2025国庆牛草山日出
8
又是一年茯苓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