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师训

[复制链接]
查看6069 | 回复6 | 2016-6-19 20: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fvrfv098 于 2016-6-19 20:19 编辑








  久违的师训
   1974年秋,我在任民师期间,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中医书籍,但无名师指点,对于诊病处方而言,无从下手。后经人介绍,莲云乡朱屋村有个很有名气的中医王则安老先生,可以去拜他为师。我利用一个星期天去了王老师家,当时他在本村卫生室工作,我找到他,说明来意,他老人家非常高兴,夸我很有志气,通过一番言谈之后,他说,“天资不错,用点工夫,准能学成。”中午在他家吃饭,贤惠的师母,做了很多多的菜。午后,他将适宜的中医技术一一拣要紧处介绍,凡在精髓的地方予以重申。对于如何重医德,精技术方面,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了训诫。
可惜的是,我们师生相识几年后,先生由于积劳成疾,成永诀了。逝世的时候,我未得到消息,没有去吊唁或化些钱纸。是一场愧对的师生情谊。后怀念先生,总想拿出先生写的师训,经常看看,如见其人,如闻其咛。可能,当时就以弥足珍贵东西,放走了手,多年来遍觅书柜,不见踪影,真是伤心已极,今适逢民师落实教龄补贴,要找原始资料,在一堆旧书中找到,我的真的激动得流眼泪,先生还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先生有儒学,简壳贞良,医术甚精,胆大心细,精药性,常出重方,活人无数算。尤精于小儿科,可以说小儿之惊风痰热之疾,只要他下手,定能生人,药味少,方法巧,花钱不多。十里八乡的人多携小儿找他看病,被誉为“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医生。可惜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诊务忙,无暇将这些病案整理出来,是一憾事。这些零金碎一玉,多多少少地还洒落一些在民间。
在方圆几十里地,或问,王则安老生是名医乎?50岁以上的人肯定答曰:是。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王则安先生医名应当不朽也!查岳西县乡镇志,莲云乡确无一字记录这位德双馨的民间老中医,自是老先生不传矣。哀哉






















admin | 2016-6-19 2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是,谢谢提醒!  发表于 2016-6-19 21:31
风一样自由 | 2016-6-19 22: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2468269117 | 2016-6-20 09: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榜家园网友神回复:
守候圣西罗 | 2016-6-20 14: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汉服务 | 2016-6-22 19: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