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印象人们还能记得多少

[复制链接]
查看14063 | 回复5 | 2019-6-4 2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古镇来榜,皖西南形胜之地,古时即人烟辐辏,商旅繁华。来榜河碧波如玉带,汤汤东逝,钟形山端坐如霜钟,将将作响。时间的风从来榜河走过,从钟形山走过,千百年,古镇美好如斯。在水之湄,在山之麓,老街像一管鼠须笔,记录着秦关汉月唐风宋雨,记录着时代居民朴野而安怡的日子。走在老街上,光阴的墨迹洇然散发,可观,可感,可思,可拾起来就着月光下酒。
2.webp
此地来榜,有榜眼来此。北宋熙宁年间,一个名叫刘又生的书生,沿着潜岳古驿道一路南游来到钟形山,慕此地山川韶秀,人情淳美,在山下水边毗邻老街处结草为庐,温习诗书,准备两年后赴京赶考。那年夏天他在水边读书,突发山洪,书生被卷入河中,幸被一个老农搭救。老农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名叫修竹,与书生相慕相恋。书生有诗记此事:“循古道游历兮来到钟形山,慕民风淳朴兮卜地安然。险葬身鱼腹兮大难未死,蒙父女相救兮铭刻心田。”
3.webp
后来书生告别心爱的姑娘进京赶考,高中榜眼,喜滋滋骑马回来,准备接父女二人进京享福,却得知修竹已经染病不治,香消玉殒 。书生悲伤至极,上钟形山,下来榜河,苦苦寻觅意中人的倩影。正如《诗经.小雅.采薇》所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webp
故事很长,如同老街。时间的风习习吹拂,转眼就到了十九世纪初叶。解放后,老街是皖西南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湖北英山以及安徽霍山、潜山、怀宁、太湖各地的客商,将布匹、食盐、农具等等,经由水陆两路运到来榜老街,又从来榜老街采购蚕桑、茶叶、各色山珍,销往南京、武汉、安庆。南北汇通,商贾云集,方言错杂,人烟密布,繁华非常。
5.webp
老街弯曲修长,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它为上街、中街、下街三段,有33户原住居民。上街和中街是泥土路,下街为石板路,上街有糕点铺、杂货铺、猪肉铺、染坊、银器店、豆腐坊,中街有理发店、棉匠铺、油条铺、铁艺铺、挂面店;下街有保源堂药店、百货店、染坊、裁缝店、饭店、布庄。此地的铁匠、篾匠、锡壶匠、裹烟匠技艺尤其高超,作品为世所重。老街往来旅人如蚁似蝶,逗留盘恒,乐不思蜀。
6.webp
新中国成立后,老街更加焕发新生机。1953年私商改造,老街坊每户投资两元入股,成立了来榜供销社。1955年,为了征缴公粮,成立了来榜粮站。1957年成立来榜卫生所。1958年以后,老街开启了发展模式,建起了大会堂、人民公社,垂直老街的街道也开始兴建。其时的新农村建设,距今已整整一个甲子,当年的合面街,如今仍依稀可睹其风貌。
7.webp
1956年的一天,来榜尚未通电,老街桥头的大杨树上挂起了一个大广播,唱了好几天黄梅戏,这可是新鲜事。比这还新鲜的是,接着老街来了放映队,放了两天黑白电影,整个来榜区的人都来观看。来榜人一直崇尚文艺,由民间业余爱好者组织的来榜剧团和篮球队在全县连年夺冠,诗人、作家、音乐家等等人才辈出。
8.webp
小王 | 2019-6-4 21: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一样自由 | 2019-6-4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五人六 | 2019-6-5 06: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3966602993 | 2019-6-5 06: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看看老街以前的照片
rfvrfv098 | 2019-6-6 1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