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川西缺齿鼩鼱

[复制链接]
查看3468 | 回复0 | 2018-4-27 13: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cda085a914324a0bdb72ca932beedf.webp


  2017 年 5 月,安徽大学张恒等在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到鼩鼱形动物雄性个体1只,后经研究确定为川西缺齿鼩鼱,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学杂志》2018年第01期上。
  此次在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川西缺齿鼩鼱,为此物种在安徽省首次被发现。此次发现,扩大了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对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知道“鼩鼱”怎么读吗?来普及下,qú jīng。一般的鼩鼱靠吃蚯蚓、昆虫等为生,有的地方称它们为尖嘴鼠、食虫鼠、臭老鼠,虽然长得极像老鼠,但其实两者没有任何关系。而它是最早的有胎盘类动物,产生于中生代的白垩纪,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眼细小,视觉差,听觉、嗅觉发达。外耳壳不明显。适于食虫,是一种小巧可爱的有益动物。鼩鼱的脚有五只有爪的脚趾,吻部尖长,眼小,耳短,四肢细,足爪细小,尾长大于体长的一半。

2、安徽大别山区发现川西缺齿鼩鼱》论文中提到:2017年5月在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59′04.73″N,116°04′44.36″E,海拔1 228 m)采集到鼩鼱形动物雄性个体1只。该个体体色棕灰,尾长约为体长的80%,颅全长大于19 mm,上颌有3枚单尖齿,齿式为1.3.1.3/1.1.1.3=28,符合川西缺齿鼩鼱(Chodsigoa hypsibia)的形态特征。通过测定其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缺齿鼩鼱属4个物种的同源区序列,构建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该个体与川西缺齿鼩鼱聚合并形成单系,同时该个体与Gen Bank中所检索到的川西缺齿鼩鼱遗传距离最为接近。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该个体为川西缺齿鼩鼱。这是川西缺齿鼩鼱第一次在安徽省被发现,扩大了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