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县道德模范余继志:行走在田间地头的“背包警察”

[复制链接]
查看2250 | 回复0 | 2018-1-1 09: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webp

  简介:余继志,男,出生于1977年,来榜派出所所长。从警17年来,他一直工作在偏远山区,奋战在基层一线。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推行“背包警务”工作模式,主动上门服务,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严格公正廉洁执法,破案如神又擅长群众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执法标杆”。始终心系群众疾苦,视群众如亲人,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着爱心。2017年被人社部、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正文:
  “老人家,看着镜头,身体挺直,保持住,好嘞!”随着一阵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记者看到在来榜敬老院内,来榜派出所所长余继志正在将院民的衣服、头发整理平整,搀扶到石凳上坐下,为他们进行身份证照片采集。
  从2012年开始,来榜镇派出所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模式,让全体民警背上背包,实行“特殊情况上门办、电话联系预约办、进村入户顺路办、信息联通网上办”的方式,主动下乡开展服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包警察”。在“背包警务”的推动下,该所共计下乡办理各类证件6000多张,送证下乡2500多张,救助群众30多人次,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1000多起,根据群众提供线索破获案件40余起,协助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8名,举办法律讲座20余次,受教育群众600多人次,发放安全防范宣传材料5000多份,采集各类信息6000多条。“背包警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使一些群众从以前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拥护转变为主动提供破案线索,帮助巡逻防范,协助抓捕逃犯等。背包警务这一服务方式深入民心,
  “有困难,找警察”,是群众人民对公安民警最朴素的认知。大到偷窃抢劫,小到邻里纠纷,事无巨细,群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警察。
  2015年上半年,来榜派出所辖区内发生了一起因离婚纠纷导致受害人自杀身亡的案件,受害人的家族人员群情激愤,聚集人员准备闹丧。当时几十号人怒气冲冲,拿着锄头、扁担,大战一触即发。余继志了解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走到人群中间,现场说法,阐释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劝导,在场人员纷纷表示:“我们相信余所长,听余所长的”,终于化解了这场一触即发的大规模闹丧事件。事件平息后,余继志迅速启动警民联调机制,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并达成和解协议。在这次案件中,无论是谁都会有一些害怕,但当问及余继志当时的心里状态,他只是淡淡地说:“当时一心只想着怎么制止这场即将发生的械斗,如果真发生了,那他们两家的仇恨就难以消除了。”
  山区警察不仅要当好一方平安的“守护神”,更要当好一心为民的贴心人。余继志刚到来榜工作时,辖区内有一位老上访户,多年来以上访为业,不事农桑,导致家中一贫如洗。余继志决定去“会一会”这个老上访户,希望能帮助他重燃生活的信心。但当余继志刚敲开彭老汉家的大门,话还没说上,门就被“咣”的一声关上了,第一次登门就吃了个“闭门羹”。随后他又连续几次登门拜访,拉家常、“套近乎”,在法理上引导,在情感上感化,在政策上帮扶。经过多次登门的教育引导,终于起了作用,彭老汉不再“沉迷”于上访,开始和周边群众一起搞起了中药材的培植。慢慢地,他开始在产业中获得收入,家庭也被经营得越来越好。在这个事件中,他也和余继志成为了好朋友,现在逢年过节,彭老汉还会给他发上祝福短信,以感谢那时余继志的引导和帮助。
  来榜派出所通过多年来严格规范执法,辖区内的刑事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率显著提高。余继志所参与办理的300余起案件质量均达到优秀等次,无一起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辖区案件也从2012年的120多起减少到2016年的15起,发案率年均下降20%。从警17年以来,余继志始终扎根在基层山区派出所,努力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竭诚为民,无私奉献。多年过去,他仍然记得,当初穿上警服、戴上警帽成为人民警察的那一刻立下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日复一日,他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人民警察的真正意义。来源:岳西文明网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