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奋进新来榜 跨越发展更辉煌

[复制链接]
查看17036 | 回复2 | 2016-12-12 17: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扬帆奋进新来榜 跨越发展更辉煌

——来榜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岳西周刊记者 陈庆鹏 胡源 徐飘 通讯员 刘金华 查庆锋 刘海

2016101922104765728c97.webp

    一组组数字见证发展:今年1至8月份,来榜镇完成财政收入1269万元,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700万元,同比增长13%;完成电子商务营业额3163.3万元,同比增长1800%;招商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1.1万元,占任务的108.11%。
    一份份荣誉接踵而至:来榜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黑毛猪生产基地、华东地区“瓜蒌之乡”、安徽省蚕桑第一镇、全省首个白芨种植基地,斑竹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蚕桑专业示范村,横河村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今年以来,来榜镇以“有情有义,勤拓自强”的来榜精神为主题,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激情,凝心聚力求突破,创新机制谋发展,激发创业热情和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同步小康的步伐,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优异成绩进入“中国名镇”阵营,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打造“富裕来榜、美丽来榜、人文来榜、幸福来榜”。
20161019221041141yigdu.webp

当地群众观看“亮比提”活动宣传栏

20161019221037423u4831.webp

枫树村种植大户察看瓜蒌长势


20161019221044454j5kac.webp

来榜镇集镇区全貌


2016101922104262665zdb.webp


正在建设中的关河村桑枝食用菌菌棒加工厂

20161019221046282j78k1.webp

横河村文化广场一角

20161019221039798gb98a.webp

花墩村贫困户在白芨种植基地除草


2016101922104563z5uv1.webp

“三道山、三道水”风光优美

狠抓农村党建 决战脱贫攻坚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坚强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光荣旗帜。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来榜镇党委积极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要求,着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难题,开展“亮比提”活动,加强班子建设,落实各项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该镇扎实开展“亮比提”活动。以党员亮身份、亮职务,加强对全体党员的分类管理;以比奉献、比党性,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提形象、提精神,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奉献自豪感和创业干事激情。在“亮比提”活动中,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深化党内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花墩村党员发展能手王立志依托资源办茶厂,帮助7户贫困户免费加工、销售茶叶,带动户均年增收1000元。在党委组织党员开展帮助贫困户实现“微心愿”的活动中,提名“中国好人榜”的贫困党员闻春红虽身患癌症,仍承诺为低保户谢宏应做一双棉鞋;花墩村党员发展能手王曙光种植中药材,带动5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
  为把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精准结合,该镇结合镇情,深入开展网格化“背包服务”,组织镇、村干部对特困户、因病因残致贫户,定期上门送帮扶、送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争取县级资金60万元,镇财政配套资金60万元,对羊河、马元、清潭等6个不达标村级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建设。镇党委抽调镇、村干部组成12个工作组,先后3次对12个村进行脱贫攻坚内业档案、产业发展、光伏扶贫、小额信贷等工作互查,将互查结果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并纳入年终村级综合目标考核,做到以党建统揽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到2016年初,全镇贫困户已减至958户2637人,减少58.4%,今年预脱贫604户2109人,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强化‘抓党建促脱贫、抓脱贫促党建’的双抓力度,以钉钉子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来榜镇党委书记汪训卫介绍说。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新型村镇

  在人们的记忆中,来榜镇镇区曾经是小平房散布无序,泥石路坑坑洼洼,沿街旱厕、猪圈随处可见,与岳西县域次中心、中西部交通要塞、旅游区域中心集镇的形象很不相称。
  今年以来,来榜镇以提升镇村品味,建设“美丽来榜”为目标,契合自身“全县县域次中心及县域交通集散枢纽”的定位,着力开展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狠抓治脏、治乱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配套的“两治理一加强”工作,全力解决集镇区脏乱差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站、新华棚户区道路硬化0.47公里,建成排污管道300米,新配置垃圾桶50个。投资1000万元,整治2公里集镇区道路边沟、新建3座公厕、规范沿街店面广告、治理170米的钟形河河道等工程,预计11月底前将全部竣工。投资2000多万元的集镇区供水、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测绘、勘测、设计,现在进入招标程序,年底前将顺利开工建设。
  该镇在实施“两整治一加强”的同时,投资2100万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项目正在顺利推进。投资1158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下一步,该镇将结合项目实施打造特色城镇,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优质服务为基础,与特色产业相结合,重点建设钟形山公园、文庙、金榜书堂、旅游生态茶桑交易中心等,打造风情来榜旅游特色小镇,彰显来榜“榜”文化和有情有义“孝”文化的内涵与特色。
  在狠抓集镇区建设的同时,该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318国道岳西县城至白帽段“瓶颈路段”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征地搬迁,黄沙岭隧道的打通将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全镇76.64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年底前将全部建成通车;完成来榜中学1万平方米运动场扩建工程、电网配电线路改造40公里,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棚户区300套廉租房已审计验收和配租入住。省级示范点横河美丽乡村建设顺利通过省市验收。2015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斑竹永乐中心村正在提质增效中。
壮大产业集群 促进农民增收

   “以前在外打工只能管自己日常开销,现在回家种植桑枝木耳能致富,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有了‘里子’,更有了‘面子’。”在关河村的桑枝食用菌菌棒加工厂建设工地,回乡创业的吴松青正在和工人一道安装菌棒生产线。总投资9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2160平方米的桑枝食用菌菌棒加工厂已进入收尾阶段。该加工厂的建成预计年可收购废弃桑枝近千万斤,吸纳当地30名贫困户劳动力长年就业,年生产桑枝食用菌棒300万棒,可带动近30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来榜镇是全省蚕桑生产第一镇,现有桑园14800亩,蚕桑产业一直是该镇的主导产业。毕业于安徽财经学院的吴松青在2013年回乡探亲时,发现用废弃桑枝栽培食用菌是一条变废为宝的好路子。于是他果断辞去了江苏扬州一家国企的工作,回到家乡,利用老百姓养蚕废弃的桑枝培育黑木耳,年利润达20万元,并带动周边2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2016年,该镇支持吴松青与易地搬迁点贫困户合作,抱团发展桑枝木耳,户均年增收8000元。同时,利用中石化扶贫资金145万元,吸纳青天、古坊、包家、和平、石关、头陀、巍岭等7乡镇的8个贫困村入股,做大做强桑枝木耳产业,预计每个贫困村集体年均能增收3万元,带动4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特色产业是农民的“提款机”,也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助推器”。该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桑、茶、菜、瓜(瓜蒌)、药”5大支柱产业。目前,全镇拥有桑园14800亩、养蚕3841户,年产茧194吨、产值671万元;茶叶9200亩、年产茶184吨、产值2392万元;四季豆6500亩;瓜蒌6050亩;白芨、苍术、桔梗等中药材3000亩;五大产业年收入近亿元。建成了有机黑猪、鲟鱼、娃娃鱼(大鲵)、山羊等特色养殖基地。
  “我镇以壮大镇域经济、建设‘富裕来榜’为目标,特色产业正在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提高农户的综合生产效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以龙头大户带动农户参与发展壮大‘桑、茶、菜、瓜(瓜蒌)、药’5大支柱产业,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全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来榜镇镇长王晓燕信心满怀地说。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幸福指数

  走进花墩村,文化休闲广场上格外热闹:在动感十足的音乐声中,一群大妈大嫂正模仿着屏幕里的舞蹈动作,欢快起舞。“以前整天忙着挣钱养家,现在日子好过了,跳跳舞能锻炼身体,还能愉悦心情。”正在跳得不亦乐乎的刘大妈笑着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日俱增。近年来,来榜镇筹集资金90万元新建文化休闲广场7个。全镇设篮球场20座、健身活动器材10种50台套,均正常对外开放。建成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2个,内设图书室、健身房、电子阅览室、练歌房以及多功能培训室。组建舞蹈队13支,成立岳西高腔来榜群艺剧社。近年来,一年一度的大型广场舞比赛从未间断,而且越办越红火、越办越有特色、越办群众参与性越强,已成为来榜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
  该镇按照“人文来榜”“幸福来榜”的要求,大力弘扬“有情有义,勤拓自强”的来榜精神,打造来榜文化旅游名片。以“金榜大道”“金榜大桥”“皇榜路”“皇榜桥”等命名集镇路桥,推进金榜书堂、文庙、综合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耕文化陈列馆,展示带有皖西风情的五千年农耕文明。以横河村为研究基地,不断扩大岳西母亲文化传承研究会影响力,对地域母亲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传承、应用。利用桃园寨、马园寨、三道山等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深度挖掘山寨文化。通过参与“中国名镇志”编纂工作,提升来榜文化整体软实力。同时,以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为目标,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乡土文明新风,广泛开展文明户、新风户、“好儿女、好婆婆、好夫妻”“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提升素质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目前,我镇已经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下一步,我们将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各项公共配套服务,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来榜镇党委委员、宣传委查庆锋介绍说。
来源:http://yxzk.iyuexi.com/dzb-2744.html
狼行大中国 | 2016-12-12 1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来榜越来越好
风一样自由 | 2016-12-12 2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以榜文化为主题打造的魅力小镇早日呈现!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