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榜家园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从“单个星火” 到 “集群燎原”,民宿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 ...

2025-10-27 07: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 评论: 0|原作者: 储翔|来自: 岳西网

摘要: 来榜镇“安之若宿”民宿“刚送走一批上海游客,他们说下次要带家人来住一周,体验咱们横河村的慢生活。”秋日里,岳西县来榜镇横河村“安之若
 

来榜镇“安之若宿”民宿


“刚送走一批上海游客,他们说下次要带家人来住一周,体验咱们横河村的慢生活。”秋日里,岳西县来榜镇横河村“安之若宿”民宿内,店主储柏贵忙着整理客房,脸上满是笑意。这家今年7月才正式营业的民宿,短短数月已接待游客1000人次,交易额突破25万元,成为岳西县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岳西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以民宿产业为突破口,从“零起步”到“集群化”,从“小生意”到“大产业”,走出了一条“民宿赋能乡村”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今,近1800家民宿遍布全县,2万多张床位承接八方游客,“皖美民宿集聚区”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小民宿”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引擎”。

个体微光:返乡创业者点亮乡村“新图景”

储柏贵的返乡创业路,是岳西县民宿产业“从无到有”的一个微观注脚。202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回到家乡横河村,借助村里青山环绕、溪流潺潺的生态优势,决定创办一家精品民宿。
“以前总觉得家乡好,但不知道怎么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储柏贵回忆,最初筹备“安之若宿”时,他既担心客源,又发愁服务。“没想到县里和镇里都很支持,不仅帮我对接了民宿设计团队,还组织我们参加服务培训。”
如今,“安之若宿” 的11间客房风格各异,每间都能望见山间景致。开业至今,游客多来自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他们就喜欢咱们这里的清净和新鲜空气,早上听着鸟鸣起床,傍晚在溪边散步,比在城里舒服多了。”储柏贵说,下一步他计划结合周边的徒步路线、农耕体验,推出“民宿+景区”的旅游套餐,“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在横河村,像储柏贵这样的民宿经营者还有8位。全村9家精品民宿年营业收入达250万元,带动78户农户直接或间接就业。有的农户在民宿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有的把自家种的茶叶、干菜等土特产卖给民宿,拓宽了增收渠道。“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有了民宿,不少人都回来了,村里又热闹起来了。”储柏贵感慨道。

来榜镇“安之若宿”民宿客房

乡镇实践:来榜镇“集群化”培育民宿“增长极”

从横河村放眼来榜镇,民宿产业已从“单点开花” 迈向 “集群发展”。截至目前,来榜镇共有精品民宿21家,房间293间、床位503个,2025年以来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营业收入超400万元。
“来榜镇地处岳西县中部,生态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民宿产业。但我们不搞‘遍地开花’,而是注重‘精品化、集群化’,让民宿和乡村资源深度融合。”来榜镇党委书记夏宗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镇里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为民宿发展“铺路”;另一方面引导民宿经营者抱团发展,共享客源、共推产品,避免恶性竞争。
目前全镇民宿带动了近200人就业,不少村民通过民宿产业实现了“家门口增收”。
对于未来,夏宗焰说:“我们会继续依托本地的生态优势,结合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打造更多有特色、有温度的民宿。同时,加强与周边乡镇的联动,把来榜镇的民宿纳入岳西县全域旅游线路,让更多游客走进来榜、爱上来榜。”

来榜镇“半山居”民宿

全县布局:政策赋能民宿产业“提档升级”

来榜镇的实践,是岳西县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岳西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民宿产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优良,但以前乡村旅游‘留不住人’,主要是因为住宿条件跟不上。为此,我们把民宿产业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民宿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岳西县文旅体局党组书记余灿黎表示。2021年以来,岳西县整合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5亿元支持文旅产业(民宿)项目建设,出台《岳西县规范和促进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兑现民宿产业发展奖补资金50.5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民宿的硬件改造、服务提升和品牌宣传,帮助民宿经营者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政策引导下,岳西县民宿产业已从“数量增长”迈向“品质升华”。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甲级民宿1家、丙级民宿1家;省金牌民宿5家、银牌民宿18家;安庆心宿20家;县级“云上岳居”名录库民宿50家。其中,清溪行馆是安庆市首家国家甲级民宿,并入选安徽品牌民宿20强,成为全市民宿的“标杆”。
“我们还创新推出了‘一宅两院’发展模式,把闲置的农房改造成民宿,保留‘老宅’的乡土风貌,再配套‘庭院’的休闲空间,让民宿既有‘乡愁味’,又有‘舒适感’。这种模式已经在全省推广。”余灿黎介绍,为了提升民宿服务水平,县里还常态化开展文旅服务培训班、民宿安全管理培训班、“融入‘大黄山’文旅发展战略——岳西民宿人才创业特训营”等活动,累计培训民宿从业者超2000人次,“让民宿经营者不仅会‘建民宿’,更会‘管民宿、卖民宿’。”
此外,岳西县还依托石关、鹞落坪等高海拔资源,打造“清凉经济”集聚区,夏季平均气温23℃的优势吸引了大量长三角游客前来避暑;开展“一宿一特色、一宿一主题、一宿一夜游、一宿一美食”活动评选,让每家民宿都有“专属亮点”;妙道山居、清溪行馆、“一宅两院”等5处旅游民宿及酒店入选大黄山高端商务会奖基地,进一步拓宽了民宿的客源市场。

石关乡“一宅两院”

未来展望:民宿产业成乡村振兴“持久动力”

从“安之若宿”到集群发展,岳西县用实践证明,民宿产业不仅能让“好风景”变成“好经济”,更能激活乡村的“人气”和“活力”—— 闲置农房“活”了,村民收入“涨”了,乡村文化“火”了。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化‘民宿 +’融合发展,推动民宿与景区、文化、农业、康养等产业深度结合,推出更多特色产品,比如‘民宿 + 红色研学’‘民宿 + 农耕体验’‘民宿 + 康养度假’等,让民宿产业更有内涵、更有竞争力。”余灿黎表示,将持续优化政策服务,加强民宿品牌建设,把岳西打造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民宿集聚地,“我们希望通过民宿产业,让更多乡村美起来、更多农民富起来,让民宿产业成为岳西县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而对于储柏贵来说,他的“民宿梦”还在继续……“等旅游套餐推出后,我想再雇几个村民,教他们做农家菜、搞接待服务,让大家一起跟着民宿产业赚钱。看着家乡越来越好,我心里比啥都高兴。”
在岳西,像储柏贵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像“安之若宿” 这样的民宿也在不断涌现。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民宿大会将于11月初在岳西召开,为岳西民宿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岳西县将以此为抓手,持续完善民宿配套基础设施,打造“民宿+生态”“民宿+文化”“民宿+康养”等多元融合业态,同时加强民宿从业者专业培训,提升服务品质与品牌影响力,全力推进民宿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让山间民宿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承载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新图景。

青天乡“姚小姐”民宿
五河镇“夏荷人家”民宿
和平乡“宝纛河畔”民宿
姚河乡“梯岭康谷”民宿

激励

共鸣

鲜花

认同

支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