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发表于 2017-8-15 17:26:26

【安徽新闻联播】岳西小村脱贫故事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v05378lvvog&width=500&height=375&auto=0&auto=1      泥潭村是岳西县最偏远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多,产业底子薄弱。当地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下“绣花功夫”探索产业发展之路。现在,村里的产业兴了,村民的日子美了。

      【出镜】这里是岳西县田头乡的泥潭村,这里的海拔达到650多米,当地因地制宜,在这里养下了4000多只适应这种海拔和山区气候的七彩野山鸡,这个特色养殖项目,现在每年能给参与的贫困户带来10多万元的收益。

      现在,村民徐根苗和老伴以及另外两名贫困户负责管理这个养殖场,这两天野山鸡下蛋进入丰产期,老俩口虽然一直忙个不停,但笑容始终挂在脸上。

      两块钱一个 一盒五十个 100块钱 这个效益是相当好的

      老徐给记者算了笔帐,老伴的慢性病由健康脱贫政策兜底,加上老两口在养殖场打工一年五万多,分红将近3000元,一年下来,就可以光荣脱贫了。然而就在五年前,徐根苗还是经常为了日常生计发愁。2014年村里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便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展产业。

      我们这个山区 山多地少 海拔又高      记者:所以我们发展产业就有我们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了      对 我们以前选择了一些产业都不成功       第一书记刘永林口中的不成功指的是当地村民曾经引进过山羊、大白鹅等养殖产业,由于不适应高山气候加上技术不对路,都以失败告终。

      有的卖得掉 但是长得不好 有的长得好 但是卖不掉 有的又不适应我们这个地方气候和条件       面对教训,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综合考虑了当地市场、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先期搞起了野山鸡养殖、茭白种植等十多个试验项目,而这些风险都是村集体承担。

      大家都是不敢种 现在村里乡里都给了扶贫资金 让我搞了十几亩的试验田 现在长势很好

      以前对产业没信心 现在看他(示范户)种得很好 明年我也准备种上个十几亩      现在这几项试验成功的产业已经带动了近100户贫困户光荣脱贫,除此之外,扶贫工作队还最大限度地拓展村民就业途径。

      【出镜】这里是泥潭村的就业扶贫车间,这里加工的是知名手机厂商的充电器配套元件。大家可以发现,在这里工作的都是女性,他们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大多数来自贫困户。      见到记者,女工陆文英兴冲冲地带记者看看她最近的工资收入。

      这是我的工资卡 6月份的 1600多块钱      记者:那以后会不会增加这个工资      效益好了 工资会增加 这里有绩效奖 加起来一个月有两三千元

      陆文英告诉记者,像她一样的留守姐妹,村里还有50多个,泥潭村距离县城有80多公里的山路,到县城打工也不现实。这时,扶贫工作队就想能不能和企业商量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们和企业对接以后 企业就把简单 容易操作的工序放在我们车间 既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又解决了企业的劳务用工问题

      现在泥潭村特色产业项目已经达到了十多项,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因为这些产业带动力强,昔日的贫困村正发生着让人振奋的巨大变化。

岳西县田头乡 党委书记 程宝生      这个村由五年前人均收入不足5000块钱 到今年已经突破了8500块钱 五年前,这个村的贫困发生率接近40%,到今年68户贫困户将全部实现脱贫,同时村出列。

风一样自由 发表于 2017-8-15 18:52:00

脱贫致富奔小康

人五人六 发表于 2017-8-16 09:25:57

{:elaibang2:}{:elaibang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新闻联播】岳西小村脱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