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Y.K 发表于 2017-7-30 21:02:19

带你来到石佛品“神茶”

w0531b3zdid

石碑
       碑文:【 神茶半棵,世上无多,一株两品,奇特匪夷;临近端午,初绽新芽,芽挺尖细,翠绿显毫,形似兰花,伴幽兰香;置入杯中,沸水冲泡,嫩绿清澈,香味馥郁,醉人持久。一人饮茶,满屋生香。味浓鲜爽,醇厚甘甜,韵味生津,益智解乏。置身于千米之上,隐幽香于万嶂之中,三天门下,石佛寺旁,密林众生,花草异特,终年云雾。千百年流传的皖西南三棵半神茶,唯有此身形兼备,独领风骚。古人诗云:“三天门下半棵茶,神仙能看不能拿。若是饮得次茶味,千里迢迢不想家。”集众多名家学者深入研究,乃是疑惑丛生,谜底未解。】



神茶      在岳西、英山、霍山一带民间广为流传着一个民谣:“三天门下一棵茶,仙人能看不能拿,若人尝饮香茶味,千里迢迢不想家。”据说这是唐代一位茶商所说,至今流传了下来。相传,汉武帝南巡,行至吴头楚尾之地,忽见群山连绵,烟波浩渺,好像是仙境。接着,他从霍山经三天门(今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到天柱山,突觉身体不适,胃部胀痛。这下可把当地大小官员给急坏了,他们听说三天门有棵神茶,能治百病。于是派人前去采摘,无耐这棵神茶长在山间的大石缝里,只得请得道高僧前去采摘。汉武帝饮了此茶后,顿感身轻气顺,胃也不痛了。汉武帝龙颜大悦,便吩咐当地官员,每年请高僧采摘,进贡皇宫,于是这棵神茶便成了贡茶。


茶山         后来战乱,有一何氏人家的奶奶带两个孙子,为躲避仇家追杀,千里逃难来到三天门脚下,她远远地看见了三个大石头,慌忙之中,便带两个孙子藏在大石头下,并暗暗祈祷:要是在此能躲过此劫,定将这三块大石塑成佛像。何氏逃过劫难后,兑现了许诺,后来,这三尊石佛便产生了,此地便因此得名石佛寺。入寺的大法师为了让神茶能为更多的百姓造福,便天天祈祷,求茶神将此茶移到方便采摘的地方,经过多年的诚心祈祷,法师一日梦见茶神终于用方便铲将神茶从三天门的石缝中移到石佛寺的上首。


茶山          当地百姓便以神茶为药引子,治疗百病。为了保护神茶不被人偷走,他们在神茶的四周遍栽茶树,于是茶叶种植便在该当地发展起来。今天在包家乡石佛村,还能见到三尊石佛与何氏家的祖坟。据说在大别山区有三棵半神茶,其中一棵半是在岳西县境内,石佛寺的仅是半棵神茶,此棵神茶树上的一半茶叶清香四溢,而另一半茶叶味道平常,因此称为“半棵”。


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城西北55公里的包家乡石佛村。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佛寺原是两重建筑,前重置钟鼓,后重供佛像。正中三尊大佛高达3米,由三层石头雕塑叠放而成。二面排列二十四尊小佛和十八罗汉,高一米、半米不等。昔日石佛寺峡谷幽深,林木参天,寺后鹰嘴岩云横雾漫;寺前溪流汩汩,松涛滚滚;寺内石佛栩栩如生,金碧辉映。清人戴抡元诗赞云:“花落鸟啼春已阑,禅关重款夕阳残;窗环树色团云暗,户绕泉声带雨寒。石佛真如高士卧,山僧且当故人看;萧疏水竹犹无恙,清磬泠然法界宽。”建国后,建筑尚存。60年代初寺宇被毁,石佛遭砸。80年代初进行了修复。         

2468269117 发表于 2017-7-30 21:06:02


风一样自由 发表于 2017-7-30 21:11:21

哪天也去看看

靖哥哥 发表于 2017-7-31 07:25:39

{:elaibang2:}{:elaibang2:}

小王 发表于 2017-7-31 19:30:44

确实是一颗好神茶

网友转发 发表于 2017-8-4 10:54:44

微信网友 老江湖
送心中的神茶 石佛神菜,茶因山有魂因佛有魄因神而往.看你时孤芳自太怜,掬你时怕你纤弱怕你伤.品你时风尘几载苦甜已满腔.读你时你已身负盛名誉满苍.我走时你瘦弱,曾掬一把黄土委你.怕你不堪众人呛,今遥知你安好,我欣喜仍祝你福无疆!读美文偶想我和神茶的过住.和哥和你共祝共尝!

网友转发 发表于 2017-8-4 10:55:04

微信网友 老吕
只是传说茶不都是一样的!

网友转发 发表于 2017-8-4 10:55:14

微信网友 如凤
岳西是个宝地,好山好水好地方,多么美丽!有机会我去观音寺烧香拜佛!观看仙山风景!

网友转发 发表于 2017-8-4 10:55:25

微信网友 海涛
品神茶须端午节过后才有,现在早没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带你来到石佛品“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