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 发表于 2016-5-31 15:23:19

治未病系列之《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简介》

1.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未用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反复多次随机测量安静休息座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 收缩压大于或者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者等于90mmHg二者有一项增高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有临床合并症诊断为高血压病。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或者舒张压80----89mmHg;达到正常高值是高血压病前期干预的重点受益人群,高血压一级、二级是积极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黄金时期。
      3.如何测量血压?要注意什么问题?
      目前血压是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斯卡)为单位。血压的测量对高血压病诊断很重要,因此要注意以下原则:
   ( 1)、患者在休息静坐状态下进行,并尽量排除环境、情绪因素的影响。卧位血压可能偏高于坐位血压,而立位的血压可能偏低于坐位血压。每个体位变化,需2min后再测量变化后的血压,每个体位的血压值偏差<5%。
      ( 2)、反复多次测量,定期随访,随访前要按规律服药。
       4、流行趋势: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1.88%,从1980年到1991年的10年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54%。2002年卫生部公布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近年来逐渐上升,成为致残、致死的健康杀手,我国高血压人群具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这是一个悲剧,希望大家广泛宣传,重视早期预防,止于危步,造福人类。
      5、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有: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 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
       6、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1)、循环系统:长期压力负荷增高,导致左心室肥厚,,大多伴随冠心病,久之导致左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脑: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微动脉瘤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出血、脑梗塞,轻者致残、智力下降、重者致死。
      (3)、肾:长期高血压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4) 、视网膜:视网膜渗出和出血。
      7、 高血压病的病因是什么?
       高血压病的病因为多因素,互为因果、多因多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祸害机体。其中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
          (1)遗传因素:高血压有家族聚集现象,父母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父母无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机率为只有3%。老年人群中60%以上患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病,其中由高血压引起的相关性心血管病占绝大多数。全国每年有150万人因高血压引起脑中风。这个是高血压重点防治人群。
          (2)环境因素:高钠、低钾、低钙、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诱因之一;吸烟和长期饮酒,也是高血压病的主要患因。吸咽是高血压、冠心病最显著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精神紧张和A型性格吸烟者,心血管意外事件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4倍。另外,近年来证实,长期大量饮酒,尤其贪杯易醉者,常常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
          (3)精神应急: 情绪不稳定的人也易患高血压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的人,脾气暴躁,办事总爱瞻前顾后、反复思虑又难以下定决心以及过于焦虑、从事脑力劳动和精神高度紧张的人,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容易罹患高血压。此类人群如患高血压,药物治疗疗效往往欠佳。
          (4)超重和肥胖是易患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肥胖不但可以引起高血压,而且也易导致冠心病、胆囊炎、关节炎等诸多全身性疾病。肥胖者多数嗜睡、胃口好,易形成恶性循环。减轻体重的有效方法是有规律地参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
       8、如何早期发现患者、有效规范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
      (1) 针对有遗传家族史的人群,18岁以后长期规律的监测血压;没有家族史的,35岁以上为检测对象。
          (2)   首诊高血压的,要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脏彩超、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坚持科学、规律、全程服药,主张服用长效药。
      (3) 对高血压一期、二期患者,年龄在55岁--60岁之间,没有禁忌症及早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预防血拴引起的脑卒中、冠心病有非常好的作用。
      9、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误区在哪一些方面?
          (1) 害怕终身服药,不愿意服用价格偏高的长效药;不规律服用药、不按时服用药物;不复查,凭感觉服药;听信偏方,不相信药物;道听途说,不愿意接受正规医生指导等情况。
          (2) 不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注重预防为主的思想,听任疾病发展,到中风后悔之晚矣!
          (3) 不注重健康,对健康没有正确的定位,逆于生乐,侥幸心理较强。
       10、如何有效预防、减少患病风险呢?
            无论遗传因素导致的还是其它原因导致的高血压病,积极改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积极运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里强调一点,高血压病只能控能病情,药物不能根治!!!少喝酒、不吸烟;不生气,别急躁;不激动,缓运动;低盐脂,防肥胖。高钾高钙低蛋白,防寒避暑要记牢!劳而不倦是妙招!

掩饰所有悲伤 发表于 2016-5-31 15:36:10

http://www.elaibang.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elaibang.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elaibang.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www.elaibang.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风一样自由 发表于 2016-5-31 15:59:12

我体重已经超标一大截了http://www.elaibang.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0.png

2468269117 发表于 2016-5-31 16:41:42

{:elaibang2:}

靖哥哥 发表于 2016-5-31 16:50:17

来榜家园网友神回复:http://www.elaibang.com/source/plugin/jsjshf/images/7.gif

碧水蓝天 发表于 2016-5-31 16:55:15

{:elaibang2:}{:elaibang2:}{:elaibang2:}

人五人六 发表于 2016-5-31 21:25:25

{:elaibang2:}{:elaibang2:}{:elaibang2:}

守候圣西罗 发表于 2016-6-1 07:57:27

{:elaibang2:}{:elaibang3:}

悬壶济世 发表于 2016-6-1 12:14:52

靖哥哥 发表于 2016-5-31 16:50
来榜家园网友神回复:

谢谢家园网的朋友的关注,祝福你们健康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未病系列之《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