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凤还巢”,岳西明山村上“饴兰”香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青天乡明山村,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里位于地球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也是我国顶尖绿茶的核心产区。
日前,记者沿着318国道,一路翻山越岭,来到被誉为“神茶之乡 凉爽小镇”的青天乡。当地相传,大别山区共有“三棵半神茶树”,其中一株就在该乡的明山村,由于知名度不高,村里产出的好茶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
“我是从青天乡走出去的,我想把家乡最好的茶叶打出去,让外界品尝到真正的好茶,同时也带动村民们种茶增收。”岳西县饴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涌泉是该乡青天村七屋组人,24岁从安徽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合肥一家知名国企上班。30岁那年,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建起茶厂、引进设备、收购茶草、制出新茶,把传说中的“神茶”推广开来。
适值五月底,茶叶采摘季已过,山坡上的茶园仍然郁郁葱葱。“我上午到自家的茶园里修剪了老枝,防止营养流掉。我们周边的村民还经常在一起交流种茶的经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村民吴四润说,过去每到茶季,都要走到山下的茶厂卖掉茶草,因茶农多、茶厂少、时间紧,茶草卖不上价。“自从汪总来了办茶厂,我们采的鲜叶走几步就送到了厂房,离我们家近,天晚了也不用担心,而且价格高,我今年比去年多收入了好几千元哩。”
和吴四润一样受益还有村民胡学成,他今年53岁,以前是贫困户,已于2016年顺利脱贫。“我们家曾因为三个孩子上学,家境困难,被纳入建档立卡贫苦户。后来,我一边种茶养蚕,一边挖葛根等药材,把孩子们供到毕业参加工作。今年,仅卖茶草就收入了两万三千元。”胡学成还说,“饴兰”茶厂虽然收价高,对采茶的要求也高,茶农们只要达到厂里的标准,就能卖个好价钱。
据了解,明山村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是一个保护较为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全村茶园面积约2000亩,人口1200多人,家家户户种茶栽桑,茶叶收入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明山村自古产茶,但以前交通闭塞、位置偏远,外界的人不愿来,我们的茶叶也不容易运出去。每年都会有茶贩来收茶,然后再卖给茶厂加工销售。”该村支部书记储昭才说,现在道路修通了,自驾游的游客也增多了,村里正在建“神茶广场”,以后走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子。“特别要提到的是,饴兰茶厂今年生产成品名优绿茶、红茶6000多斤,这对提高我村茶叶知名度和提高茶农收入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我村有2.47万亩山场,生态环境好,人均一亩茶一亩桑,茶叶是村里的支柱产业,村民年均收入可达1.1万元。”储昭才告诉记者,因境内的天河尖海拔1771米,负氧离子含量高,以后要打造大别山主峰旅游度假村,让小山村成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明山村的茶山海拔均在700-900米,自然环境好,茶园占地表面积小,建国以来未发生广泛性病虫害,不需要喷洒叶面农药除虫。“这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都是出产好茶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求茶农采摘的时候要匀整,不求效率,只求提高质量。平时,他们还需要加强茶园管理,施肥修枝等都要做到最好。”汪涌泉说,自2019年建厂投产以来,已累计投资近300万元,带动至少160户以上村民实现增收。去年8月,他被岳西县相关部门评为“乡镇级农村产业带头人”。
安徽日报记者 | 孙海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