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普通话“杀死”我们的方言,请别忘了岳西话!
方言是一种浓浓的乡愁是一种融进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我想告诉你在我的家乡有一种吃饭,叫七饭有一种下雨,叫落雨有一种下午,叫哈昼有一种耳朵,叫耳刀......
有一种高兴,叫欢喜
方言,是通往故乡的路
现在已经2020年了,身边说岳西话的人越来越少,每当走在大街上,听着周围的小孩都操着一口岳西版普通话,心里都会掠过一丝悲哀;如果有人说方言已经消亡,这可能会显得过于夸张,但它逐渐离我们远去却是不争的事实。
大家或许已经发现了,现如今会说岳西话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教育对于普通话的推广,使得普通话在语言环境的营造上占了优势。
另一方面,不少获得了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们自小便是在普通话+英语的学习环境里长大。长此以往,使得岳西方言日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人发出感慨:再过三代怕是没人会说岳西话了。
同时,随着在岳西工作的外来人员的增加,双方在工作交流或日常交往上都说着不地道的岳西话,长此以往,使得岳西方言变得混乱,也逐渐变了质。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的根在岳西只要你是岳西人就一定不能忘记岳西话
岳西民谣:
亮火虫,夜夜飞
爹爹叫我捉乌龟,乌龟没长毛
爹爹叫我摘毛桃,毛桃没开花
爹爹叫我摘黄瓜,黄瓜没打的
爹爹叫我去看戏,唱戏没搭台
爹爹叫我去耙柴,柴没耙到,把爹爹捉着一ǎo!
童谣----手罗 :
一罗穷 ,二罗富, 三罗卖老布
四罗骑白马 ,五罗戴金花
六罗懂啊懂 ,七罗挑水桶
八罗懂懂挑 ,九罗挑水缸
十罗背框罗 ,十烧背金包
岳西民谣:
胖子胖 打麻将
输着钱 不算账
今着死 明着葬
葬到你家屋后大山岗
新娘子新,坐床叮
一对奶,十八斤
红公鸡,尾巴拖
三岁娃,会唱歌
不是爹娘教我的
是我自己聪明会唱歌
学习苦,学习累
学习还要交学费
不如去当黑社会
有钱有势有地位
还有美女陪你睡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作为一个岳西人,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坐标,而语言则是文化坐标最核心、最直接、最清晰的重要部分;人生路上找自己的文化定位,需要有个人的自觉。
从这个意义上讲,方言是一片土地生命中该有的一部分,而岳西话也是我们岳西人骨子里该有的一部分。
有些人会担心岳西话传不下去,但我不会;因为我知道那些生在岳西、长在岳西和来过岳西的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有多深沉,他们不会舍得让岳西话逐渐远去。
如果说北京的记忆是回荡在皇城根的大气厚重
上海的记忆是留存在石库门的流金岁月
杭州的记忆是印刻在千年西湖的痴情娇嗔
那么,关于岳西的记忆呢?
时光荏苒,岳西与人一同在成长
请给我们留言告诉大家,关于你的岳西记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