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发表于 2020-8-18 11:05:37

省专家为鹞落坪六百岁古树“把脉问诊”


  8月初,在结束连续50多天的梅雨期后,岳西县鹞落坪保护区立即开展对境内的古树名木普查工作,邀请专家到现场“问诊”、开展宣传、加强监测、制定古树保护方案等举措开展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近日,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来到门坎岭查看一级保护古树大别山五针松。鹞落坪保护区科研监测科科长储俊说,“由于连续的暴雨,致使这棵600岁高龄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后坡保护石坝倒塌,对古树造成影响,所以邀请古树名木保护专家进行现场勘测评估,并制定后期的保护方案”。
经过现场勘测,两位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建议用条石、块石做好基础,阻挡斜坡的泥沙,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专家们还对这棵大别山五针松的树根、树皮、树叶长势作了全面评估,认为这棵古树经过多年的保护性措施,目前生长良好。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树名木保护专家束庆龙说,“在高大乔木里面找到模式标本树是极其罕见的,因此,鹞落坪保护区这棵大别山五针松在古树名木中非常珍贵,近几年,保护区每年都对这棵古树的根系、树干、树体进行全面检测检查,监测保护措施到位,让这棵树是越长越好”。
大别山五针松的自然分布区域极为狭窄,大树古树更是稀少,这株大别山五针松,是安徽最早发现、最为著名的一株,虽孤身孑立,却赫赫有名。曾经因为虫害和周边恶劣环境,古树曾出现衰败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保护区高度重视,强化投入,严格监测、落实专家保护意见,让这棵古树依然葳蕤。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工、古树名木保护专家胡一民认为,“这棵树至少再活个几百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毕竟600年的树龄,它的机械强度会降低,需要重视树木的支撑、根系的维新、枝条的梳理、病虫害的防治”。
连年来,鹞落坪保护区通过普查古树家底,与专家合作,落实管护责任人,开展保护宣传,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措施,让境内在册的65株各类古树名木和分散在保护区各处的古树名木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岳西县鹞落坪保护区副主任张余才指出,“一棵棵古树是保护区的一张张名片,我们在强化监测、科研的基础上,每年对古树形成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境内的古树名木也成为保护区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郁郁葱葱的古树成为当地群众守护生态促进发展的见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专家为鹞落坪六百岁古树“把脉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