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发表于 2018-12-25 18:17:23

岳西农村古法铸锅,十分罕见!不挣钱,但铁匠们一直坚持!

山城小“章丘”    岚川铸铁锅

冬日雪后,大铁锅、农家土菜,炉子锅、腌菜煨豆腐。在享受家乡美食,沉浸在这浓浓乡情的时刻,异乡的游子们,我们可曾忆起这炉子锅的来历?在河图镇岚川村岚川铁锅厂,主人汪兴龙和他的一帮伙计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描绘美好生活的愿景。但他们用的不是画笔,而是沸腾的铁水。


正值岳西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之际,岳西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前往实地考察采录,完整记录下了这百年老铺生产过程的的珍贵影像。据主人汪兴龙介绍:他也记不清自己是这种古法铸锅工艺的第几代传人了,岚川铸锅前身为当地余姓十三家大户联办,至今已经几百年,他们做的手工铸锅由于工艺考究,厚薄均匀,使用长久,深受欢迎。历史上除了本县外,还远销周边的太湖、英山等地,这间百年老铺为山区老乡们制作了多少口土灶铁锅,早已不计其数,但现在全县仅存此家。




为了打造一口好锅,这些老人们坚守传统,精益求精。制模的黄泥要历经多道洗筛至精面团状;刷模的烟子是专程从黄山地区高价购置松烟墨的上好原材料;原料用铁来自汽车间的专用活塞环料;冶炼烧炉用的必须是最旺火的大棵栗炭……此中“秘方”外人根本无从掌握。岚川铸锅采用的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浇铸铁锅生产方式,明代的《天工开物》就明确记载:“凡釜储水受火,日用司命系焉。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要历经洗砂、筛粉、兑泥、制模、冶炼、浇铸、脱模、打磨等上百道工序反复而成,而且一套模具只能制作百余口锅,做完即废、重新制模。人工之累、周期之长、工艺之繁、不可胜举。






时至今日,对于农村柴火土灶而言,铸铁锅是必不可少的炊具,在农村家庭乃至县城土菜馆拥有无可比拟的用户群,发展前景广阔。尤其在岳西县打造“全境旅游、生态养生”的战略契机下,凸显地方乡土美食,奉献原味饮食文化,使用传统铸铁锅定将成为远方客人必选的烹调用具,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也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更多现场铸锅实拍一起来看














古法铸锅,坚守传承给师傅们一百万个赞本文转自岳西网
记 者 | 汪 淳江克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岳西农村古法铸锅,十分罕见!不挣钱,但铁匠们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