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娇惯出逆子
文/汪振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城并不大,人们没有多少娱乐,一到夏夜,就喜欢带个小凳,拿把蒲扇,来到打谷场上,衙前河畔,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闲谈唠嗑,大人们喜欢将喜闻乐见的事和一些古老的传说,讲出来与众人一起分享。 小时候,孩子们总喜欢缠住大人讲故事,什么神啊,鬼啊,人生奇形怪事啊,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又听得是懵懵懂懂,有些又不知其中含义,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这些故事中的意义,诠释着其中非凡的真谛。有这么两则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一直难以忘怀,今天容我道出来与诸君分享。
故事一 古时候,有一个小孩总爱顽皮,父母也管教不好,时不时的和父母犟嘴,父母好话歹话不知说了多少次,总是当作耳旁风,父母也拿他没办法,只好任其自然,为此父母无奈的经常对他说:你这样胡作非为,总有一天会吃大亏,我们管不好你,自会有人管好你。
也许是这孩子从小野惯了,没吃什么亏,不知道悔改,稍许长大后更加任性,经常做些恶作剧,以人取乐的小把戏,每每看到别人被他戏弄了,他总是在旁哈哈大笑,幸灾乐祸,人们有时候也只能苦笑着离开了。
话说有一天,这小孩爬在了一颗大树上,先是掏掏鸟窝,赶飞了鸟雀,然后将小小鸟蛋一个个捏碎,又爬到了树叉中,东张西望,看有没有人经过这里,好又再想戏弄人一回。就在他等着有些焦急的时候,从前方土路上来了一位忠厚老实人,也许是走热了,靠在树荫边想休息一会。他看到这人坐在树下,当即对着下面洒了一泡尿,从头到脚淋了此人一身,此人抬头一看,见是个小孩子,也不想与之计较,就说了一句:小孩你下来,我这里有几颗糖送给你。他一听此话马上从树上下来了,下来后看见此人浑身狠狈相,而他就一直在那抿嘴偷乐。然而这个老实人此时不慌不忙,看着这个孩子,上下打量一番,不打不骂,面含微笑的从口袋中掏出几粒糖果,然后对小孩说:“你做得对,这样很好玩,这几粒糖果送给你吃”,说完此人就慢慢悠悠地离开了。待此人走后,这小孩一直在那暗暗发笑,心想我这样做还对,还有人给糖吃,不觉心中得意起来。
不几日,又从大路上来了一位彪形大汉,他又如法炮制,又站在树上洒尿,这大汉却不好惹,他一把将这小孩从树上拉下来,拳打脚踢,一顿猛揍,打了个半死,待父母找到他后,只剩半条命了,从此之后,成了一个残废人,再也爬不上树,再也无法胡作非为了……!
故事二 话说早年间,有一个孩子,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处处溺爱着他,要什么母亲总会千方百计的满足他的要求,对孩子百依百顺,无所不及宠爱着孩子,好几岁了还没有断奶,母亲为了他就是有上天云梯,那星星和月亮她也会不遗余力地摘下来送给他。
溺爱总会出逆子,娇惯总会出歪苗。稍许懂事后,这孩子即为害乡邻,东家偷这样,西家偷那样,小偷小摸从不间断,惹得众乡邻厌恶,经常有乡邻与他母亲理论,她却处处护着孩子,与众乡邻争吵,人们无可奈何,也是看着这孩子没有父亲,甚是可怜,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与之计较。
待慢慢长大后,到处偷鸡摸狗,每次偷回来的东西,母亲不但不责怪他,还夸他有能耐,做的对。从小就养成了不劳而获的习性,这种扭曲的心理一直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品德坏了的孩子必将害人害己,转眼这孩子长大了,四乡八邻已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不久后即成为了江洋大盗,肆无忌惮,无恶不作,奸淫抢掠坏事做尽,成为了残害一方的土匪。
常言道,善恶到头终有报。终于有一天他被官府抓住了,投进了大狱,因民愤极大,告状声一片,不久被县衙判了斩刑,就在即将行刑的时候,他向官府提出了一个要求,想再见见母亲一面,官府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母子见最后一面。
行刑当天,他母亲跌跌撞撞地来到了刑场,当他看到母亲后,顿时嚎啕大哭,哭罢,他突然向母亲提出了一个要求,问母亲:我是个要死的人了,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罪,马上要处斩了,娘亲啊!你能不能再让我吃一回母亲的奶。母亲含泪答应了他的要求,待母亲解开上衣,凑近他身边时,他张开大嘴一口咬掉了母亲的奶头,嘴中大声骂道:就是你从小宠着我,处处护着我,使我养成了这样坏习惯,才让我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被砍头,我恨你,如果当初你好好教育我,何至如此。
只见他母亲此时羞愧难当,又加上疼痛难忍,一路紧跑,跳下了万丈悬崖自尽身亡,不一会,刽子手起刀落,砍下了他的头颅……!
这两则故事引起人们的深思。
页:
[1]